我是怎样利用数学典故或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我是怎样利用数学典故或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即: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对老问题进行延伸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数学故事、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方法
数学改革如火如荼,减负增效势在必行,如何提高45分钟的效果是每一个老师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组织指导下,进行了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的探索,通过互听探索公开课、听后进行讲座和总结的方法来研究。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检验探索的效果,最后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整式同类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和实际中的例子相比较,把数学分类的思想形象化。在电化教室对一群猪羊的图片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无角的是猪,有角的是羊。这基本就是一个游戏,每个同学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对于七年级的同学,还感到新奇以致于达到情绪高涨。这时抓住时机自然地过渡到同类项的分类中来,分类的方法: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学生乘胜追击,很自然地应用刚刚在猪羊分类中形成的程序,先看字母,再看字母的指数。
即:猪羊的分类(按外部形态)→多项式的分类(按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在初二根式的加减运算中也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实际上它们和合并同类项是一样的,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并且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接触了数学分类的思想。
二、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扇形的面积问题时,课题引入的部分可设置一段《上甘岭》机枪扫射的战争场面,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然后,话题一转:“同学们,假设敌人碉堡的机枪射程是100米,机枪转动的角度是60度,那么敌人机枪的控制区域是多大?”自然地引入了扇形的面积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接触了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绝大多数同学所熟知的、感兴趣的、比较容易的事物,毕竟我们只是利用模型,而不是学习数学建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