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什么意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什么意思?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什么意思?
正直的人吃饭不求饱,居住不求安全(居无定所),对(当前)形式敏感,并且谨慎自己的言行.这样就能得道并正其所身,如此可称为好学的人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小弟以为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