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多影响?
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多影响?
李老师儿子在一所985高校上学,但是她觉得家庭教育很失败。他的儿子很聪明,悟性很高,但坏习惯也非常多,比如喜欢睡懒觉、不喜欢看书等等。她说在自己眼皮底下都管不住孩子,自己说一句孩子顶三句。
虽然李老师和丈夫都是中学老师,但她丈夫几乎不太管孩子,相当佛系她跟孩子吵架的时候丈夫就躲得远远的,好像儿子不是她儿子一样。
上了大学之后,李老师更管不住孩子了,儿子身上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快,大一就挂了一门科,现在上大学二年级,可能还要挂科。
现在儿子变成这样,李老师觉得自己有责任,丈夫更有责任。她担心儿子继续这么玩下去,就不能正常毕业了。
1)
能考上985大学,说明非常聪明,但为什么当教师的父母却认为教育很失败呢?我们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从李老师的描述中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父亲缺位
记得有一部挺火的电视剧,讲的就是父亲缺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在这部剧中,母亲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绝对强势的地位,家里面发生冲突的时候,父亲基本上选择的都是回避或者逃避,由此导致他们家的三个孩子,老大、老二、老三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
存在父亲缺位这个现象,一部分是因为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另一部分是因为母亲本身就过于强势。李老师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好讲,或许这两种因素都有。
我们知道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父亲和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分担着不一样的角色和责任,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如果父亲缺位,就会导致父亲的威信下降。比如母亲说一句孩子顶三句,主要就是因为父亲的权威没有了,家里没人有能力抑制孩子的出格行为。
第二个问题:缺乏沟通技
巧
妈妈说话孩子不听,另一半也不配合自己开展教育,发生这些事很大的可能就是这位妈妈缺乏沟通技巧。
要想家庭关系融洽我们就要懂得沟通技巧不仅要懂得如何跟孩子沟通也要懂得怎么跟另一半沟通。
成年人也好未成年的孩子也罢都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要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要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如果总是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把上大学的大孩子当小孩子来看待,以教训式的口吻跟孩子沟通,又不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那么父母所讲的许多东西孩子肯定非常抵触。另外在与妻子或者丈夫沟通的时候,同样也要注意技巧,我们要听取对方的意见,让他(她)主动参与其中,乐于参与其中。
2)
既然存在问题那我们就要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解决父亲缺位的问题。母亲不要因为父亲缺位而抱怨,要尽量创造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机会。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不要去过多涉足他们之间的私人交流给父亲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哪怕他的教育理念、沟通方式与自己不一样,都不要去干涉。
与此同时母亲还要发掘父亲身上的亮点,把父亲与孩子沟通交流过程中的一些趣事积攒起来经常给父亲看,或者说给父亲听这样可以提升父亲的育儿意识和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感让父亲感受到自己在子女教育和感情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母亲不能太强势要稍微收敛一下并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父亲的权威。
其次我们要解决沟通问题。沟通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不管是跟孩子沟通,还是和自己的另一半沟通,都要尊重对方、接纳理解对方的行为、欣赏对方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当孩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并积极地做出回应,不要敷衍。如果沟通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冲突,要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放下自己的控制欲,不要随便地辱骂责罚孩子。
事实上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示范父母努力做好自己,给孩子传递勤劳、踏实、坚强、乐观等优秀的品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变得优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