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li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保安县,幼年名为戴春风。其父名为戴士富曾任衢州府衙巡警,在戴春风四岁时去世,母亲为蓝月喜,是浙江省江山县贵族蓝氏家族后代,在戴士富去世后独自抚养戴春风兄妹三人。
一、
戴春风兄妹并没有因幼年丧父而感到难过。离职回家的戴士富是对前途心灰意懒,自甘堕落,经常出入酒楼与赌局,输了钱回到家就对蓝月喜吆三喝四;并且时常好几天不回家,兄妹三人从没有感受过一丝的父爱。
一次,输了钱回到家的戴士富心情压抑,便对蓝月喜大喊大叫。蓝月喜深感委屈,在被窝里轻声哭泣。戴春风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对母亲说道:“妈,阿爹每天都要出去,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蓝月喜出身贵族,也算知书达理,她知道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便忍着内心的疼痛对戴春风说:“傻孩子,他是你们的父亲,他不回来他能去哪呢?”
蓝月喜不再哭了,因为她知道,她除了像往常一样咬紧牙关挺过去,别无他法。为了三个孩子,她只有坚强再坚强。
戴士富去世后,四岁的戴春风对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他知道母亲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因此对母亲特别孝顺。
三年后,七岁的戴春风虽然顽劣,但在家里对母亲还是言听计从的。母亲知道,想到重振家门,只有读书,她对戴春风说:“风儿,你都七岁了,不要在与弟弟玩耍看。咱家没落,日子总是捉襟见肘,我还想让你去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过上好生活,你愿不愿意去读书?”
戴春风听出母亲的意思,知道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便说:“我愿意。”
于是戴春风带着母亲为他缝制的书包,由母亲牵着他的手,便往私塾去了。戴春风第一次走出乡镇。一路上,戴春风的心神都被路边的野花、新绿吸引走了。只是小手被母亲攥着,他想,等以后上学路上,玩个够。
戴春风由母亲带到私塾,面见了老先生,走了一套繁琐的流程后,正式拜师。戴春风的师傅名为毛凤以,留着一把垂胸的花白胡子,身着竹布长衫,一副慈祥和善的面容,戴春风喜欢上了这位先生。毛风以对这个机敏乖巧的戴家子弟也有良好的第一印象。
毛凤以知道戴家曾是显赫一时的大户,在送蓝月喜出门时便对她说:“你这儿子气度不凡,将来你们戴家的兴旺必靠他无疑。”
蓝月喜闻言,说道:“多谢先生夸奖,只是现在不便要求过高。这孩子生性顽劣,尤其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粗暴脾气,若不严加管束,将来必阻碍前程。”
毛凤以还是第一次碰到如此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心里佩服不已。
二、
戴春风进入私塾后,天分一下子就展露出来。他总是能先人一步将《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甚至第一期就自猜句子中暗含的道理,引得先生夸赞连连。
在课堂上的戴春风威风无限,课下也威风凛凛。戴春风体力臂力惊人,通过拳头“镇压”了同班同学后,打开了一呼百应的局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读书嘛,自然有用功学习与不用功之分,那些不用心读书的学生经常受到毛先生戒尺的惩罚,而那些挨了打的学生心里有气,就在背地里偷骂毛先生。
毛先生指导学生们在背后骂自己后很生气,但却找不到是谁带的头。为了把这个人找出来,他把学生们一个个叫进来问话,想要从中套出些什么。
可叫进来几个学生都守口如瓶,一言不发。等叫到戴春风时,他说道:“先生,我不敢说,如果他们知道是我告的密,在半路上肯定会合起伙来揍我。”
毛先生见状知道有戏,当即许诺说:“你尽管告诉我,我有办法让他们不会怀疑你。”戴春风见毛先生说的这么肯定,就把带头骂他的人供了出来。这天放学时,毛先生故意把学生们留了下来,声称查不出带头骂自己的人就不放学,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没人肯说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毛先生的老婆进来叫他吃饭,毛先生气呼呼对她说:“你先吃吧,昨天放学有人骂我,我没看清楚是谁带的头,要他们说出来才能放学。”
他老婆说:“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知道是谁。昨天我刚好在地里摘菜,看得很清楚,是周念行。”周念行见师母这样说,真以为是她发现了自己,只好承认是自己带头骂了先生,根本没有想到是戴春风出卖了他。
这件事之后,毛先生交给了戴春风一个任务,让他暗地里监视这帮学生,并隔三差五给戴春风一些水果糕点作为奖励。尝到甜头的戴春风干得格外卖力,谁调皮捣蛋了谁偷骂先生了,他都及时报告给了毛先生。
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偷窥和偷听的习惯。偷窥、偷听和告密是特务最基本的技能,戴春风小小年纪就将这些东西全都熟练掌握了。毛先生的不经意之举,竟然将戴春风的特务天赋给发掘出来了,这为他日后成为军统头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