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戏妻是什么意思?
《秋胡戏妻》是一折戏剧,由元代戏剧作家石君宝编撰。
故事概要:
荣归故里
秋胡辞别了妻子和家人,上京求取功名。赶考归来,已是榜上有名,功成名就了。一想到回家经过一段休假之后,便可去上任,春风得意,一路乐得屁颠儿屁颠儿往回走,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却鬼使神差地生出 了一点儿不大不小的岔子。
调戏佳人
在家乡田野里,秋胡远远地望见了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正在陌间采桑。秋胡死死地盯了那女子看,简直都看得有点儿呆怔了,于是便忍不住走上前去,立在那女子的旁边,嬉皮笑脸地向那个俏女子求起爱来了……。
没想到那个能采桑的女子,不但偏偏是个已嫁了个人的女子,而且还是个挺要面子的女子。更要命的是,她学那《素女经》学习得很好。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口将他顶撞回去,可是采桑的女子是极美的——“容仪婉美,面如白玉,颊带红莲,腰若柳条。细眉段绝,”可谓光彩照人,谁见了也得动三分凡心的。更何况是正在春风得意劲儿上的知识分子秋胡呢!
可秋胡却不怕她的回避,一再地从她的这一边绕到另外一边去窥视,为的是将那女子的妖媚容颜看得清楚些。
秋胡的调情话说得文绉绉的,意思已经直露得不能再直露了,换一句乡野间的俚俗话翻译过来,便是:——我想抱抱你,成哩不能成?
秋胡自然是结结实实地碰了一鼻子灰。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变得加倍地严重了——那田间采桑的女子并不是一个陌路的女人,竟恰恰是秋胡的结发妻子!
佳人系发妻
等两人先后都回到家里之后,不管是他,还是她,一切都明白了。
一场天大的尴尬!
她劈头盖脸便是一句:“一马不配两鞍,单牛岂有双车并驾?”
秋胡说什么好?嗯,不错,你这女人家很能经得起考验的,要是换了旁的什么女子,就不会像你那么坚决果断地断然拒绝啊……
可是,他的妻子不饶他了,不饶自己轻薄的丈夫了!
发妻投河
这收场的场面便是秋胡的蓬头垢面的妻子在众目睽睽下直直地奔出家门去了。直直地往家门前的那条水流湍急的河奔去了!她嘴巴里喊着:——我不活了!我没脸活人了啊!
此时顾恩不顾身,
念君此日赴河津。
缅怀烈女
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这便是传统的贞节观的艺术化体现。
但是,比这个悲剧更大的悲剧则是:从那以后,许多地方就建起了一座座“秋胡庙”。
名字叫“秋胡庙”,却不是纪念秋胡的,而是纪念秋胡的妻子的。因为秋胡的妻子没有名字,所以秋胡的名字就成了那颇为死心眼儿的可怜女人的名字了。故事起源于山东。但是后来流传得却极广,据考,全国有不少地方都有“秋胡庙”。于是这可怜而蒙昧的贞节烈女,至少拥有九州十八县的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