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刻苦学习的故事
有关刻苦学习的故事
孙 敬 悬 梁
孙敬是西汉人,幼年时父亲死去,家里很穷,但他立志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孙敬读起书来不分昼夜,十分疲劳,晚上读书时常打瞌睡。为了预防自己睡过去,他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吊在梁上。每当他低头打瞌睡时,就会因头发被紧紧拉住而疼醒。这样,就不会因打瞌睡而影响学习了。孙敬凭借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长大后成了西汉的大学问家。
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
凿 壁 借 光
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书。可是,他家太穷,连买灯油和蜡烛的钱都没有,晚上无法读书。为此他十分苦恼。匡衡的邻居是个富户,他家晚上灯火通明。他请求到邻居家借光读书,可是被拒绝了。怎么办呢?这天,小匡衡终于有了主意:在墙上打个洞,灯光不就可以从洞孔里照过来吗?于是,他拿来一把凿子,偷偷在墙壁打了一个洞。这样,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着照射过来的光线,努力读书学习。
匡衡借着隔壁漏过来的灯光看书,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闻 鸡 起 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青年时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俩人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业,复兴晋国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们起床练剑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为了使自己能够早起练习武艺,就以雄鸡报晓的方式提醒自己起床习武。后人以“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奋苦练。
悬梁刺股: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却穿不过来,匡衡因此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给他做佣人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于是他成了大学问家。囊萤映雪: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答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