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祠相关故事?
漱玉祠相关故事?漱玉祠相关故事... 漱玉祠相关故事 展开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老金线泉东侧的柳絮泉和漱玉泉与济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不解之缘。关于李清照的故居,曾有一说,即在二泉旁。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中写道:“为寻词女,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漱玉泉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如同漱玉。相传李清照的《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更有传说李清照曾在漱玉泉边梳妆打扮,填词吟诗。基于这些说法,1959年在二泉旁边修建了李清照纪念堂。
夏日黄昏,步入趵突泉公园,出沧园,跨枫溪岛小桥,见东北方向一泓碧水,这便是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黄华泉、趴牛泉如一方碧玉。在柳絮泉边和柳絮泉西北方,各有一石砌方池,这是著名的金线泉和老金线泉。垂杨深处,漱玉泉畔,便是李清照纪念堂。纪念堂始建于1959年,系在原丁公(丁宝桢)祠处辟建而成。它是一座我国民族风格的建筑,具有济南传统四合院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整个建筑采取宋代风格,取其意而不仿其形,体现了女词人所处的时代气氛。
日薄时分,院落内游人不减。过门楼,可见上悬木匾,写着“李清照纪念堂”,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手笔。正厅堂内迎门,为李清照塑像,手持书卷,眉宇深锁,若有所思。东侧曲廊间,建有“叠翠轩”。轩内东壁辟景窗,山水景色,摄入窗内。西廊南端接“溪亭”,李清照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纪念堂园内还根据李清照词意配置了各种名贵花木。夏日,海棠滴绿,芭蕉泄翠,不由人想放声吟诵易安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穿曲廊,过“叠翠轩”,入北院可见“漱玉堂”、“有竹堂”等5个展厅,展厅内陈有大量文物、诗词、书籍及“父母教诲”、“诗坛绽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四组李清照蜡像,蜡像全面概括了女词人一生才华横溢、动荡坎坷的经历,使游人更形象生动地领略到一代词人的风采。绕园一周后记者登假山之亭俯瞰,只见园内堂阁亭台、溪水环绕,组成了一处女性化的园林庭院,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加之展室内涵风格各异的图、文、像、书、画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沧桑一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