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律的教育两种方法:
方法1: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反之,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方法2: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婴儿时期,孩子完全没有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完全受冲动与欲望的影响,很难长时间做一件事情。
到了幼儿时期,孩子逐步发展自律的能力。这时候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和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喜欢吃糖,有的父母会把巧克力藏起来,尽量不让孩子发现,可是一旦孩子发现,就可能吃得没完没了。
如果换个方法,把十块糖一次给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多吃糖的坏处,并和孩子商量好每天只吃两块,孩子答应了,就要求他按规定去做。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按规定去做或做得差一点,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训斥,鼓励他继续努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所作为。
一个非常经典的教育例子是:家长事先告诉孩子:“桌上有糖,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如果能够坚持到下午还没有吃,就会有更多的糖。以此让孩子切身的体会到诱惑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以及克服诱惑后的心理成就。孩子渐渐就有了一定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