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名字来源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名字来源蜡像馆为什么以杜莎夫人为名呢?来源于什么?
来源于创始人名字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之一,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其中恐怖屋最为出名。整个馆由3层楼及地下室组成,分4个展览层。1楼是1966年新开设的展览厅。2楼大厅展有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人物、近代英国君主和王室成员。3楼有“戏剧性场面”、“温室”和“英雄”3个展览顶。顶楼是蜡像制作室。杜莎蜡像馆的蜡像经常令人真假难分,蜡像馆会在游客出入的地方放置蜡像,常常制造出令人吃惊的有趣效果。适合青少年前往一游。
杜莎夫人(1761-1850)是法国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以制作蜡像而闻名。她自小随一名医生学习蜡像制作技艺,法国作家伏尔泰的蜡像是她的成名作。1835年,她74岁高龄时,在伦敦贝克街设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展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 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蜡像馆,其在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和拉斯维加斯都有分馆,在中国,上海分馆也将于2006年开幕。蜡像馆是由蜡制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的。
杜莎夫人简介
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创建人杜莎夫人,一生经历有如200年来获制蜡像的名人般充满传奇色彩。从管家的女儿到皇室教师,从塑像制作大师到孜孜不倦的事业女性,从逃过断头台厄运到为昔日的皇室友人制作死亡面具,杜莎夫人的传奇一生俨如一部荷里活钜制。杜莎夫人生于1761年,本名玛丽.格劳舒茨(Marie Grosholtz)。在父亲阵亡于法国普鲁士战役之后两个月,年轻的玛丽便跟随母亲的雇主菲力.哥德施医生学艺。这位对蜡像制作极有才华的医生,自此成为玛丽的启蒙老师和监护人,他于1770年在巴黎创办第一间蜡像馆,并向当时得令的名人推荐玛丽。17岁那年,玛丽为著名的剧作家及哲学家伏尔泰(Francois Voltaire)制作塑像,后来又为美国驻巴黎大使班哲文.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造像。时至今日,这两尊蜡像仍在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
玛丽在制作蜡像方面很快便锋芒毕露,广受赏识。她为哥德施于巴黎蜡像馆所作的塑像得到空前成功,各界好评如潮,并获得法王路易十六及玛莉皇后垂青邀请入宫。在凡尔赛宫的9年日子中,杜莎夫人负责路易十六皇妹的艺术教育,而她亦很享受宫廷的璀璨生活当时法国正酝酿爆发大革命,政局动荡。哥德施恐形势不妙,于是急召玛丽返回巴黎。获释后,玛丽的勇气迅即受到考验,她被迫为死去的皇室雇主法皇路易十六、其他宫廷好友制作死亡面具。部份面具保存至今,并在伦敦总馆内展出。杜莎夫人的远见惠及今曰,她所创立的蜡像馆经过200多年的变迁,仍然屹立不倒,让公众继续与心仪的名人接触。杜莎夫人于1850年与世长辞,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永远长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