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联及对联背后的故事如下: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副典型的自勉联,用于激励自己立志奋进与自信,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有志向的人,做事就会成功,当初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征战,最终踏平山河险峻的关口;只要肯吃苦肯坚持,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2、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也是一副知名度颇高的对联,出自明代学者胡居仁,也是一副自勉联。表达作者刻苦攻读、持之以恒的决心。
胡居仁小时候就有超乎同龄人的聪慧,人们都称他为“神童”。稍大一些,他学习《春秋》,每日能诵读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成年后,师从崇仁硕儒吴与弼,饱读儒家经典。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坚持学习坚持做学问坚持传播文化,始终不曾放弃。
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传说陶渊明辞去官职回乡种田,过起了怡然自得的田园放歌粗茶淡饭的老农生活。有一天一个后生去请教他,有什么读书的妙法可以像陶先生一样学识渊博呢?陶渊明让后生蹲在田地里盯着禾苗看,看了很久陶渊明问他,禾苗长高了多少?后生说,没见长高。陶渊明又问,他没长高,最后的粮食是从哪来的呢?
陶渊明又指着磨刀石问后生,磨刀石中间为什么凹陷进去了呢?后生说,磨刀磨成这样的。陶渊明又问,是哪一天凹进去的?后生摇摇头。陶渊明告诉他,读书和学习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总有一天会学有所成。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很多人通过鲁迅先生知道这副对联。这是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题给东林书院的对联,用于警示读书人,读书与关心世事事都很重要。风声、雨声、读书声要听进心里,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要关心。
读书固然重要,但是闭门死读书读死书就会走进死胡同。有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有人读书是为了改变世界,无论哪种,都应该打开书斋审视现实。
5、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这副对联出自四川青城山,言说事在人为,不能放弃努力而全凭天做主,命运最终的主宰者还是要靠自己。胜负之心却因人而异,却都是出自人心,争强好胜不是错,但是绷紧的弦容易折,高强度的钢容易断,能屈能伸张弛有度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