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典故,关于妃子吃桃子的
有一个成语典故,关于妃子吃桃子的大意是古时一个妃子年轻貌美,有次吃桃子,吃了一口就剩下不吃了,大王见到后,认为是妃子爱他,故意留给他的;可多年后妃子老了,同样是吃桃子的事情,可大王却认为是妃子故意给他吃... 大意是古时一个妃子年轻貌美,有次吃桃子,吃了一口就剩下不吃了,大王见到后,认为是妃子爱他,故意留给他的;可多年后妃子老了,同样是吃桃子的事情,可大王却认为是妃子故意给他吃剩下的桃子,反而更加厌恶年老的妃子;大意就是这样,这个成语怎么说?出处是哪里? 展开
这个成语是:余桃啖君。意思是: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出自《史记》中的《韩非子·说难》
讲的是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战国时期,卫君宠爱弥子瑕,一次弥的母亲生病,他偷偷驾驶卫君的车回家探望,卫君知道后没有按律砍足,夸他有孝心。
一天,他和卫灵公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
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我吃。”
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
卫君说:“这人本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
但以前被认为孝顺而后来却被治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