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是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再讲出来,认为在没想清楚就说出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表现,因而十分谨慎追寻正确答案,所以课堂上没那么多讨论的声音,及质疑教授的声音。
老师过去的一讲到底,这样的课堂,说白了,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因为不信任,教师便用一个接一个问题轰炸课堂,让学生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其实,人的思考是需要适度安全感的,安全舒适的环境,最能够迸发灵感与智慧。被压迫的课堂,学生处于极度紧张与压抑当中,所作出的思考,也是教师强迫下的被动思考,而不是真正自由主动的探索。
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强的地方,教师更愿意也更有实力来捍卫现状,因此要实现这样的转换更加困难。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弱的地方,教师在学生不参与课堂或者在课堂上不学习的现状面前,不得不改变这种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于是反到成了实现这种转换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