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家庭最后的出路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留下了,离开的去哪了?
非京籍家庭最后的出路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留下了,离开的去哪了?
说一个身边朋友留下的故事:
老A,汉族, 来自西部某自治区X市X县X乡最基层农村,家里兄妹5个,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是兄妹中唯一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并且在帝都站稳脚跟的。
他的经历就是一部典型的个人奋斗史。他从小就被灌输如下思想: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考出去一条路,才能实现鲤鱼跳龙门。他的小学是在乡里上的,初中进到县里读书,后来又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接受的完全是封闭式管理加应试型教育。中学苦熬了六年以后,1986年考进了上财。
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了本自治区某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省会分行,随后娶妻生女,买房,下放挂职锻炼,离职。随后2001年进京谋求新发展。老A 做过大型机电设备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某上市公司的北京办事处主管,某环保企业的经理等工作。他夫人来京后一直在一家协会做财务工作。2005年初家里买了一台马自达323。
2004年初,老A 在亦庄以单价4500元贷款买了套二手的两居室,和大舅哥住在了同一个小区,随后就卖掉了老家的房产,举家搬迁到北京。他闺女初中毕业于北京26中,高中上了清华附中(走读),一家人在高中学校附近又租住了三年。2012年夏天他闺女回到老家参加高考,以全自治区理科700名以内的成绩考上了北邮。本科毕业后又经过半年的筹备,次年接到波士顿某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再经过两年留学生活,2019年夏天他闺女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回国,随后在京签约一家在港股上市的 娱乐 类上市公司,年薪20万左右。2020年他闺女以海龟人才身份申请了北京市户口,计划自己落实了北京户口以后,就把父母的户口办理依亲投靠。
老A 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待人真诚,做人做事乐观,认真,并且脚踏实地,也愿意尝试和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他是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见证者,他们一家也是国家不断进步的受益者。祝福他们一家和睦,安康。
以上故事,纯属 娱乐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自行对号入座。
有能力,有本领的人留在北京。一般般的人只能回老家了。[偷笑]
认识最老的北漂是同事的父母,当年在北京创立了一家计算机学校,同事是北京生,北京长的东北人,直到初二才回老家上学,准备考高中。但是当时年龄小,不适应这个变动,高一实在在老家读不下去,又回到了北京,可想而知在北京没法考大学,幸好当年还能上高中。但是高中毕业在北京只能在小公司当销售,或打杂,父母买房晚,通州燕郊都错过了,在香河买了两套房子,目前在香河娶妻生子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其实现在北京留下的非京籍挺多的,他们买了房,买了车,孩子暂时也在这边受教育,收入也还不错,我身边有年轻人,也有年长的人,我分别说下吧。
年轻人,有几个朋友在医院工作,收入还行,月入万元左右,最近两年买了房,但是他们发愁的问题就是孩子怎么上学,周边的幼儿园都已经满了,择园成了最大问题。将来上小学按派位,有户籍有房产的第一派位顺序,有户籍没房产的第二,没户籍有房产的第三,没户籍没房产的第四,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基本上小学没有非京籍孩子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基本上也被派位到边远的学校,我们小区就有,这个我知道。也有把孩子弄到天津上学的,需要在天津买房,天津落户,总之也是比较麻烦。将来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上大学,据说非京籍只能在北京上完高中报考职高,不能占用北京指标,那个时候应该更麻烦一些。
再说年长的人,他们有些已经有钱有房子了,但是没户口,倒也不影响。我认识的一位已经是医院的主任了,但还是非京籍,因为她成为主任已经比较晚了,现在主要就是挣钱,也不计较是不是北京户口了,因为对她来说,影响不大了。她有一个女儿,出国留过学,回北京后有没有拿到北京户口不清楚。
最后说说户口问题,曾经一直觉得北京应该放开落户限制,直接让所有在北京工作的人都能好好在北京上学。但后来我觉得可能难度比较大。大家都在谈公平,如果北京放开户口限制,可能穷人家来北京的人别说在北京立足,孩子在北京受教育了,就连在北京工作恐怕都难,无论你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因为太多有钱人、有权人,他们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难度都不大,直接开个公司就OK了,至于有没有收入那都不是事儿。
所以从上面角度来看,北京户口从某种程度上给了更多有学历、有能力的穷人孩子留在北京的机会,反而保障了一定的公平,不然,北京的房子应该比现在至少再高5倍吧,留下来的都是有钱有权的人。
天漄处处埋忠骨,在哪都是生活!
分为几种情况吧:
1、如果能确保在高考前获得北京的落户资格,那就可以留下来,到时参加北京高考;
2、如果无法确保获得北京落户资格,但家庭条件较好,且考虑将来前往国外上学的话,那也可以留下来,毕竟北京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可为将来出国做准备;
3、如果上述两个都不满足的话,但只想才加职高的话,应该也可以留在北京,如果取得按京籍对待的身份资格,是可以在北京参加职高考试的;
4、如上述都无法满足,那只能提前尽早规划孩子的时间,毕竟北京的考试内容和老家的考试内容不一样,越迟回到老家,就越不容易跟上;
回自己的家乡吧,把家乡建设好,才是人生最美的追求。看看古代在京城做多大的官,退休后还会到家乡去养老。把在京城挣到的钱,全部用于家乡的建设。在老家买房置地。
有能力的挣钱多的,把房子买了的,能留在北京继续生活,反之则灰溜溜的回老家。
1、留北京打拼,贷款郊区买房。但是孩子上学是问题,幼儿园小学没问题,初中就必须的回老家了,非京籍没法考高中。2、攒够一定钱回老家,用攒来的钱买个大点的房子,再换个方式继续打拼。
网络语北漂渐渐成了天津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