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掉孩子拖沓的习惯?
最近,群里许多宝妈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磨叽,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吃个饭磨磨叽叽,晚上洗漱又拖拖拉拉……,无论干什么,都要喊上好几遍,要不就坐那看动画片,只答应不动弹。
其实,在孩子心中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也体会不到时间的价值。如果父母过度的指责孩子磨叽,只能说你没有足够的耐力和能力,来帮助孩子改掉这些换习惯。
另外,孩子拖拖拉拉,可能是拒绝的一种表现,潜意识中是不愿意的,当你要求他做一件事时,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如果拖延的时间足够长,也许这件就不用做了,拖延就变成了逃避。
如果,您的孩子患上了“拖延症”,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制定规则
父母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让孩子执行,如果孩子继续拖延,就要承担必要的后果,当然这个小小的惩罚可以多样化,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如:出门前,孩子磨磨叽叽,不愿意洗脸、穿衣服,就告诉不去参加那个活动了,也许孩子会哭闹、发脾气,可以倾听、教育,但不要动手帮助完成,让他自己体会完不成多带来的后果。
2、制定标准
父母可以对一些日常生活制定标准,比如生活作息表。和孩子一起制定每项活动完成的时间,如:几点起床、几点午睡、晚上几点洗漱等等,用规定好的时间,来限制孩子的拖延症,从而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协助解决问题
当孩子觉得一件事有难度,而不愿意去做,从而拖拖拉拉时,父母要充分的了解原因,帮助他分解这件事情的步骤,慢慢指导他自己去完成,告诉他,不要害怕做错了,勇敢尝试,慢慢的树立自信,解决问题。
4、诱导选择
给孩子尽量出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要问“愿不愿意”,而不是“赶快去”,例如:现在赶快去睡觉!这种语气对孩子的压迫性比较强,虽然有一定威慑力,但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不如提前几分钟,问:再过5分钟,还是10分钟就上床睡觉呢?约定好时间,你只要督促孩子完成即可。
5、多鼓励
更多的夸奖可以让您的孩子更优秀,多一些鼓励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你要可以对孩子说:“这次比上次好多了,继续努力啊”,“你看这也不是很容易完成吗?”“你真棒,咱们还可以做的更好”,通过鼓励的话,让孩子越做越好,心中充满成就感,这样要比动不动打骂,效果要强得多。
孩子总是不着急,总是需要提醒才能完成任务,这种拖沓的行为常常让家长们感到沮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孩子的拖沓习惯。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原因。孩子拖沓的行为可能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工作或懒惰,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或缺乏动力。如果这是问题的根源,请尝试为孩子提供更明确的指示或强化他们的理由和目标。
其次,建立明确的规定和时间表。让孩子知道他们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在时间表上明确列出任务清单。这将帮助孩子分配时间和注意力。还可以使用计时器和闹钟,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掌控时间和任务。
第三,赞赏孩子的努力和成果。家长要多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这将鼓励他们继续前进。许多孩子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他们十分重要。
第四,避免一味地批评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拖沓,家长需要确保自己不会发怒或斥责孩子。曾经批评孩子的父母会导致孩子感到自卑和忧虑,使得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第五,与孩子合作制定行动计划。请孩子加入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并在任务结束后回顾整个过程,这将帮助孩子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第六,减少干扰。孩子拖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干扰。应避免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干扰活动的元素。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精力。
最后,记住不要放弃。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需要时间和耐心。即使有时看起来一无所获,也不要放弃帮助孩子成长。家长应保持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并努力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
改掉拖沓坏习惯
总之,孩子的拖沓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改变,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关注,采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如果把上述建议创造性地运用到孩子的行为中,相信孩子会克服自己的拖沓习惯,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