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闵行区第三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启动。活动现场,闵行重磅发布“春申人才计划5.0版”,聚焦科学评价、暖心安居、青春赋能三大维度,推动人才工作从“政策供给”向“生态构建”转变。
一批惠才政策举措全面升级,一批国际化人才平台加速落地,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坚……据悉,今年,国际人才月聚焦“才聚零号湾·创享新未来”主题,将有30余场专题活动遍布全区,从细分领域到多元场景,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尊才爱才氛围,让火热的七月成为人才汇聚、创新涌动的高光时刻。
政策维度再升级:从单一支持到生态构建
据介绍,作为闵行区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春申人才计划”自2010年首版发布以来,不断迭代升级,已成为区域人才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发布的“春申人才计划5.0版”,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引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统筹抓好普惠性政策,并回应个性化需求。
在评价标准方面,本次政策升级创新建立了“目录认定、条件认定、授权认定、专才认定”四维认定体系,在分类层次、授权管理、分工协作和操作流程方面进一步提升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在支持方式上,闵行如今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机制,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等方式,为人才提供全链条支持。
另外,此次升级更推出了青年人才赋能计划,提供从实习就业到创新创业的全周期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载体支撑、优化安居保障,加速集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充分体现了闵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服务体系再优化: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
闵行区始终将人才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抓手,构建起覆盖事业发展、安居保障、品质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在创新创业支持方面,依托上海市“海聚英才”人才工作主品牌,闵行区形成“大赛+培训+孵化+赋能”的人才引育全链条。
今年,第五届“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大赛闵行赛创新推出地方赛·城际赛·海外赛“三赛合一”新机制、新日程、新政策,在赛事规模、项目质量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吸引了全球700余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新推出的“行业专家辅导团”和“投融资直通车”服务,为人才项目提供从技术转化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护航。
在此基础上,“海聚英才”闵行创业训练营将同步开营,进一步培育有潜力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在现场,闵行区向包括“大零号湾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在内的5批区级人才公寓授牌,提供从短期租住到长期安居的多元化选择,并配套建设了完善的商业、文化、休闲设施,打造“15分钟优质生活圈”,让人才住得舒心、留得安心。
现场还举行了“1+5”人才服务合作签约仪式。据了解,闵行创新打造的“闵伴才行”服务品牌,整合交通出行、出入境、医疗健康等高频需求服务,搭建起“即点即送”的人才服务网格,为区域重点企业精心配备“一名专员+一企一策+一才一策”的服务礼包,实现了“一键响应、全程代办”,让人才在闵行的发展获得更坚实、更全面的支撑。
创新格局再拓展:从平台赋能到价值创造
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为契机,闵行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从资源集聚向价值创造跨越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闵行加速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当天,闵行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首创发布“中国科创策源指数”,精准刻画区域创新能级。该指数从资源聚集、创新引领、服务生态三个维度出发,打造衡量科创策源能力建设水平的“数字标尺”。指数结果显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在成果转化效率、跨国研发合作等关键指标表现优异,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可量化的“闵行样本”。
为破解“卡脖子”难题,闵行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仅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会上,一批“揭榜挂帅”项目签约。
随着“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的启幕,一场场精彩活动将接力上演,比如北大校友长三角创业企业人才闵行行主题活动,江川路街道、颛桥镇、马桥镇、新虹街道、浦江镇五大人才周等,将为人才交流搭建起坚实桥梁。未来,闵行将持续举办“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等重大人才活动,努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厚植惜才、爱才、乐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