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截图,请悉知。
图源网络
前言
想象一下,你是全美最有钱的公司之一,账上趴着价值几百亿美元的比特币,市值接近千亿美元。
按理说,你早就该进入美国股市的“名人堂”,也就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了,可偏偏,委员会就是不让你进。
这事就发生在策略公司身上,更戏剧的是,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都挤进去了,唯独这个手握64万枚比特币的巨无霸被拒之门外。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家不务正业的软件公司
要理解这场风波,得先搞清楚什么是标准普尔500指数。
图源网络
简单说,这就是美国股市的“国家队”名单,全美国有几千家上市公司,但只有500家能进入这个名单。
一旦进去了,意味着全世界追踪这个指数的基金都得买你的股票,据斯蒂芬斯公司估算,光是被动基金就得购买约5000万股策略公司股票,价值大约16亿美元。
这笔钱对任何公司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对策略公司来说更是雪中送炭。
当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门槛其实不算太高,市值要够大,策略公司950亿美元妥妥过关。
图源网络
要有稳定的营业收入,策略公司第二季度14亿美元的收入也说得过去,还要在美国上市,股票流动性要好,这些条件策略公司全都满足。
那为什么偏偏策略公司进不去?问题出在一个致命的地方:你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标准普尔有个规定,基金类公司不能进入指数,这就像NBA选秀,你再厉害,如果年龄不够也进不了,策略公司恰恰踩到了这条红线上。
故事要从2020年说起,那一年,策略公司还是个规规矩矩的软件公司,主营业务是企业情报软件,客户遍布全球。虽然不算行业巨头,但也活得有滋有味。
图源网络
但突然塞勒做了个惊人的决定,要去玩比特币,从那以后,策略公司彻底变了样,软件业务已经成了摆设。
公司的主要工作变成了四处筹钱买比特币,发行普通股筹钱,发行优先股筹钱,发行票据筹钱,发行可转换债券也要筹钱。
筹来的钱干什么?全部买比特币,然后锁在保险柜里,到现在,策略公司已经囤积了64万枚比特币,占全球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比特币是黄金,策略公司就相当于控制了全世界3%的金矿。
图源网络
更神奇的是公司的财务报表,明明是家软件公司,营业收入却主要来自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的会计收益。
比特币涨了,账面就赚钱,比特币跌了,账面就亏损,这哪里还是经营公司,分明就是在炒币。
标准普尔的评审委员会看到这种情况,心里犯嘀咕了,你说你是软件公司,但主业是囤比特币。你说你是投资公司,但又顶着软件公司的名头。
这种“四不像”的企业,怎么能放进代表美国经济的标准普尔500指数?
图源网络
委员会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策略公司的商业模式太特殊了。
它既不像传统的实业公司那样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也不像正规的投资基金那样有明确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
它更像是一个披着公司外衣的比特币ETF。
玩火者的困境
塞勒的比特币豪赌一度看起来很成功。
图源网络
2020年8月到现在,比特币涨了10倍,策略公司的股价更是疯涨了25倍,早期买入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塞勒也成了加密货币圈的英雄人物。
但裂缝也慢慢开始出现,策略公司的整个模式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它的股价必须高于它持有的比特币价值。
这个溢价就像魔术师的帽子,只要还在,就能不断变出新股票,用新股票换来的钱再买比特币,形成一个看似完美的循环。
可惜,投资者不是傻子。
图源网络
去年11月,这个溢价还有3倍,意思是1美元的比特币,通过策略公司的股票能卖3美元。
到现在,溢价已经缩水到1.5倍,更糟糕的是,从去年8月开始的九个月里,策略公司的股价表现竟然跑输了比特币本身。
这就尴尬了,投资者开始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然有现成的比特币ETF可以买,为什么要通过策略公司这个“二道贩子”?
图源网络
于是塞勒意识到了危机,去年秋天,公司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210亿美元股票发行计划,原本计划用三年完成。
结果几个月就把额度用光了,这就像一个赌徒,本来计划慢慢下注,结果上头了,一把把筹码全推了出去。
这就是不断发新股的代价,老股东的蛋糕被切得越来越薄。
图源网络
这段时间塞勒试图通过发行优先股来缓解压力,结果市场反应冷淡,计划发行的优先股只卖出去了一小部分,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了。
进入前500有戏吗
回到标准普尔拒绝的问题上,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技术性的分类问题,但深层次看,这反映出策略公司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
一家公司,如果它的主要产品是自己的股票,主要业务是发股票买比特币,那它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它和一个普通的比特币基金有什么本质区别?
图源网络
标准普尔的拒绝,实际上是对这种模式的否定,委员会的潜台词很明确:一家靠不断稀释股权来囤积加密资产的公司,不配代表美国经济。
从目前的情况看,除非公司能证明自己不是个变相的投资基金,否则进入标准普尔500的大门恐怕会一直紧闭。
而要证明这一点,策略公司需要做的可能不只是公关和游说,它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除了囤比特币,你还会干什么?
图源网络
软件业务早就被抛到脑后,新的实业又遥遥无期,策略公司陷入了一个悖论。
它越成功地囤积比特币,就越像一个基金,越像一个基金,就越进不了标准普尔500,进不了标准普尔500,它赖以生存的股票发行模式就越难维持。
这就像那个站在窗外的书呆子,越是努力想挤进派对,越是显得格格不入。
图源网络
塞勒的比特币实验还在继续,但市场已经开始投票了,溢价在缩水,新股发行在受阻,梦寐以求的标准普尔门票依然遥不可及。
当潮水退去,我们将看到谁在裸泳,对策略公司来说,这个时刻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