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服务银龄,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命题。
今时的“银发族”不同往日,银发客群的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金融服务,而是延伸至“财富保障、兴趣成长、情感联结”的深层诉求。杭州银行深耕银发金融领域,通过品牌化布局、场景化服务、生态化构建,走出了一条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情怀的特色发展之路。
“老有所益”特色财富产品 筑牢晚年生活“保障网”
专业放心的财富管理服务,是宽裕舒心的老年生活的基石。杭州银行针对老年人特定金融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创新特色产品与经营模式,打磨一系列适配银发客群的金融产品,推动产品服务适老化改造。如围绕中老年核心客户群体,持续推出养老主题产品“颐养天年”系列,聚焦低波动投资,以稳健的资产增值和良好的持有体验为目标,为中老年客群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期限选择。还针对中老年高净值客群/私行客群积极布局资产服务信托等,建立养老、传承服务机制,让金融服务成为晚年生活的“稳定器”。
“老有所艺”特色银龄课堂 激活兴趣成长“活力泉”
如今,新时代老年人的追求已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满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富足 。家住城东的林女士有一群和她一样热爱生活的老邻居。今年,他们一起报名参加了杭州银行“银龄课堂”。她说,“感觉蛮好的,退休了人闲下来了,但精神不能闲着,这样才能更健康快乐。”
杭州银行以“课堂”为桥,将养老金融与兴趣培养相结合,2025年6月,杭州银行首期“银龄课堂”与浙江老年大学合作启动,成为“老有所艺”的核心实践。在余杭、江干、拱墅、城东四大辖区开设《八段锦》《营养与健康》《手机摄影》《书画鉴赏》四门课程,以社区与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辐射50-75岁银发客群近100人。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成为金融服务的“触点”——在书画鉴赏的笔墨间,在手机摄影的光影里,客户经理以朋友的身份融入,为银发金融服务注入新活力。
“老有所忆”特色沙龙活动 编织晚年生活“记忆链”
从义诊健康讲座,到各种手工艺术小课堂,再到防诈反诈分享、财富金融知识讲座,丰富多样的主题、适老爱老的活动、家门口的便利……诸多元素构成了杭州银行创新推出的“老有意思了”社区活动品牌。
杭州银行以社区为阵地,将银发金融服务从网点延伸至银发客群的“家门口”,构建起“金融+生活+健康+社交”的立体服务网络。从财富规划到生活便利,从风险防范到社交联结,“老有意思了”让银发客群在熟悉的社区场景中,感受到金融服务的“零距离”与“暖色调”。自2024年12月启动“老有意思了”社区活动至今,杭州银行35家分支机构累计开展活动约2500场,触达客户约6万人,数字背后,是6万份“被看见”的需求得到回应,每一场活动就像一颗珍珠,被串联成银发客群晚年生活的“记忆项链”。
杭州银行正以更系统的布局,绘制银发服务的长远蓝图。 产品端,构建覆盖青年、中年、临近退休客群的全生命周期养老产品体系,让“养老规划”从“晚年课题”变为“终身规划”;从服务端,推进“养老金融”平台建设,打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服务”全场景,让金融社保卡服务、养老金代发等基础服务更贴心;生态端,持续深化“老有意思了”品牌影响力,通过更多元的社区活动、更专业的“银龄课堂”,让金融服务真正融入银发客群的日常生活。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