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道达号极简投研社的小二哥,先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的投资风格属于“潜伏事件+波段交易”,在事件来临之前,要对其做剧本推演。
进入10月份,我们将迎来今年最后一个大的事件驱动——“十五五”规划,作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框架,每次的五年规划不仅指引着中长期发展方向,更催生了多轮结构性牛市。
在时间点上,中航证券认为,五年规划有两个时间窗口值得关注:
1.五年规划前一年的10月底(发布五年规划的建议)、11月初(发布五年规划的全文)。
2.五年规划首年的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五年规划纲要。
其中,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时间早、指导性强,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影响更大。
一、历次五年规划的指数规律
拉长上证指数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出,从2006年开始,资本市场对五年规划的反馈就越来越明显。
虽然“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指数上没什么表现,但对应的结构性牛市,我们依然印象深刻:
2017年,核心资产牛市1.0;2019-2021年,核心资产牛市2.0;2023-2024年,人工智能牛市……
如果放在微观层面,历次五年规划落地前后,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会前大盘稳、会后小盘强”的风格切换规律,且行业轮动节奏清晰可辨。
据招商证券复盘2005-2020年数据,会议前一个月,国防军工上涨概率达100%;会前两周,银行板块等上涨概率达100%。这反映出资金对政策确定性较强的大盘蓝筹和战略性板块的偏好。
会议后,小盘风格接力爆发。会议结束后一至两周成为行情集中释放期,小盘指数中证1000的平均收益显著跑赢上证50。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细则落地后资金从确定性防御转向成长性进攻,中小盘股更易受益于细分行业政策红利。
二、政策侧重的行业表现
不同五年规划的政策主线差异,直接决定了行业轮动的核心逻辑,每一轮规划均培育出涨幅翻倍的黄金赛道。
1.“十一五”(2006-2010年):科学发展观下,消费与制造双轮驱动
“十一五”规划提到,“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其中重点涉及商贸服务、房地产、旅游、装备制造等板块。
从市场表现来看,会后一年里,相关板块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超额收益。
2.“十二五”(2011-201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政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消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核心。大消费板块中,家用电器会后一年超额收益为11%,整个规划期内达31%;医药生物凭借“新医药”政策支持,规划期内超额收益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环保板块脱颖而出,会后一年及规划期内均保持高超额收益,成为“美丽中国”政策的首个受益赛道。
3.“十三五”(2016-2020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周期与绿色齐飞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消费升级成为政策双主线。周期板块迎来产能出清后的牛市,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水泥、钢铁、煤炭行业行情持续了16-19个月,累计涨幅分别达61%、70%、48%,直接受益于“去产能、去库存”政策;与此同时,消费板块迎来一轮消费升级潮,白酒、医美、免税等板块炒作氛围强烈,令人印象深刻。
4.“十四五”(2021-2025年):科技安全优先,硬科技赛道爆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自主与供应链安全成为核心目标。硬科技板块迎来爆发式增长,“十四五”期间CPO(共封装光学)板块累计上涨172%,AI应用上涨50%,人工智能上涨42%;半导体、稀土永磁会后一年的超额收益分别达30%、44%,印证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强驱动力;供应链安全领域,稀土永磁期间累计上涨80%,成为“卡脖子”环节突破的代表性赛道。
三、“十五五”前瞻:人工智能或是明牌
结合高盛、海通国际等机构研判,“十五五”规划大概率延续“安全、科技、消费”三大主线,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将成核心抓手。从历史规律看,会前可关注政策确定性强的国防军工、半导体等板块,会后则可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的AI、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以及绿色转型中的储能、低碳装备等细分赛道。
五年规划的政策红利期从未缺席,把握“政策-产业-市场”的传导逻辑。在“十五五”规划即将落地的背景下,那些契合国家战略、具备技术壁垒的行业,有望复刻过往的牛市盛宴。
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加入极简投研社,我们在国庆期间也做了三篇关于“十五五”规划的专题内容,欢迎查阅。
(小二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