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任何可衡量的指标都有可能成为被“卷”的对象,比如孩子的身高。暑假一到,全国各地的生长发育门诊、内分泌科迎来就诊高峰,火爆程度堪比春运。
众多就诊者中,不乏一些有身高焦虑的家长。明明孩子不矮,却仍然想测个骨龄,预测成年身高,最好能“高上加高”;还有些家长因为给孩子的身高制定了超额目标,缠着医生开点长高“神药”,不惜辗转多家医院,来回咨询。
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同样遇到过很多有类似想法的家长。为了让他们读懂孩子的生长情况,尽早识别影响身高的疾病,不被身高焦虑所影响,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性腺学组主任医师伍学焱、茅江峰、主治医师王曦及内分泌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聂敏教授开展了一场义诊咨询,现场答疑解惑,科普生长发育知识。当天,共有90多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患儿在医生的协助下,顺利进入后续诊疗阶段。
在义诊的同时,专家们还回答了时下家长朋友们最关注的、最容易误解的几个与孩子身高相关的问题,一起来看看。
问题1:怎样评估孩子身高够不够?
人一生中生长速度会历经两次高峰,0—3岁是个转瞬即逝的微小青春期。平均来看,出生第一年可以长25厘米,第二年放缓到10厘米,第三年仍可以长8厘米。此后的生长速度将放缓到5—7厘米直到11—12岁。青春期到来后,伴随第二性征的发育,生长再次提速并向成年身高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
上一篇:沙特7亿欧元报价姆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