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中国再获重大胜利。
就在今日,必和必拓已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交易。此事信号重大,意味着西方又一张“王牌”在中国面前低头。
必和必拓是什么?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集团,也是过去数十年中国进口量最大的铁矿石公司。10月初,中国刚宣布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即“采购铁矿石可继续,但必须用人民币结算,不能用美元结算”。
起初,必和必拓反应强烈,但仅过去十天便低头妥协。
为何此事意义重大?因为从中能看到中国超强的谋划布局与强大的国际博弈能力,更关键的是,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征程中的重磅里程碑。必和必拓的妥协只是开始,后续西方一系列巨头公司的“好日子”或将终结。
必和必拓绝非普通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铁矿巨头之一,更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过去数十年,受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推动,钢铁需求激增,中国每年消耗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其中60%进口自澳大利亚。
铁矿石产业本属低附加值领域,澳大利亚开采成本仅每吨18美元,卖给中国的价格却高达100多美元。仅靠出口铁矿石,必和必拓每年就能从中国赚取上百亿美元利润,这一利润比芯片半导体行业更暴利。
要知道,去年中国钢铁行业全年辛苦经营,利润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平均炼一吨钢仅赚30元,还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数十万中国钢铁工人相当于在为澳大利亚“打工”。
最令人不满的是,澳大利亚不仅赚取高额利润,还频繁坐地起价,甚至以此威胁中国。而中国最擅长的,正是“逆天改命”。
经过多年布局,我们打出了四步关键“棋局”。
第一步:中国提出反内卷策略,控制钢铁产量,并在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该集团旨在整合全国所有钢铁企业的采购需求,统一对外谈判定价,形成全球最大的矿产采购方。过去中国钢铁企业“一盘散沙”,常被逐个击破;如今形成“铁拳”,话语权截然不同。
第二步:人民币结算实现重大突破。此次中国暂停的是美元计价的铁矿石采购,若用人民币结算,则可继续采购。我们不仅追求价格合理,更要打破美元霸权。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巴西之间50%的贸易已用人民币结算,这本质上是在全球推进“去美元化”,直接削弱美元的影响力。
美元影响力越弱,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威胁就越小。美国可将俄罗斯踢出美元系统,但无法对中国如此,因为中国与全球开展贸易均可使用人民币。
第三点布局更显关键:中国早已践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除澳大利亚外,中国持续开拓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地区的铁矿石供应渠道;加之中国已过高速城镇化阶段,钢铁需求大幅减少,即便完全放弃澳大利亚铁矿石,对中国的影响也极小。
第四步:展现“基建狂魔”的超能力。为解决巴西、非洲等地区铁矿石运输距离远的问题,中国造出40万吨级海上巨轮,还在非洲修建铁路——中国人修建的铁路穿越非洲大陆,建造的巨轮抹平了太平洋的运输距离。中国人在向全世界证明,只要基建与工业实力足够强大,即便太平洋级别的地缘劣势也能被抹平。
这四招落地后,作为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不得不低头同意用人民币结算。这场博弈带来的启示极为深刻:破局不能靠抗议,要靠实打实的实力。
说到底,这个世界永远尊重实力,谁拥有最大的市场、掌握核心的技术,谁就能定规则、主导游戏。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套成功模式完全可复制到大豆、玉米、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领域。
受益的将不仅是钢铁行业,而是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当然,最终受益的必然是全体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