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美股一收盘,不少朋友拿着手机就慌了——纳指一下跌了380点,Meta直接崩了11%,英伟达市值都守不住5万亿了。我刚翻完财报数据,老粉的消息就发过来了:“帮主,科技股是不是凉了?” 别急,做了20年财经记者,又熬了这么多年中长线,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盘面里的门道。
其实早上打开电脑复盘的时候,我还真想起去年跟一个基金经理聊天的场景。他当时就说,科技股涨得太急,早晚得有资金往价值股里躲,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你看这盘面多有意思,Meta跌得最惨,不是因为业绩差,反而是营收增长创了去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问题出在特朗普那“大美丽法案”上,一下计提了159亿多的一次性费用,市场一看短期利润崩了,先砸为敬。微软也一样,说投OpenAI亏了31亿,资金立马用脚投票。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细节,大伙别忽略了。谷歌、Meta、微软这三家,上季度砸在AI上的钱加起来有780亿,同比涨了89%,谷歌还直接把明年的资本开支上调到九百多亿。这说明啥?AI的需求根本没减,只是市场在纠结“砸出去的钱啥时候能回本”。就像我之前常说的,消费赛道里品牌要熬出复购,科技赛道里技术要熬出回报,急不来。
再说这板块轮动,昨天银行股涨了,礼来带着医疗股也起来了,有分析师说“今天是价值股的天下”,我倒觉得这更像个自然调整。做财经记者那几年,见过太多这种“热门退烧、踏实股补位”的行情,尤其是科技股领涨了这么久,资金获利了结换个地方歇脚,再正常不过。而且你看,就算Meta跌得凶,谷歌业绩一超预期照样大涨,这说明市场不是否定科技股,是在挑真正有业绩支撑的。
至于大家关心的另外两件大事,中美会谈和美联储降息,我得给大伙提个醒。会谈一出来,美国的稀土矿商就涨了,但机构都说是“战术性停火”,不是长期协议,这话点到了要害。就像之前稀土博弈那阵,短期消息能炒一波,但真正的长期机会还得看产业链韧性,这点跟咱们选消费股是一个逻辑,得看核心需求硬不硬。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还停了缩表,看着是放水,但鲍威尔说了12月不一定再降。这就好比给市场喝了口温水,解不了大渴。做中长线的都知道,货币政策从来不是跟着短期涨跌走的,美国政府还在停摆,经济拖着后腿,后续政策肯定有反复,咱们不能光看这一次的动作。
最后给大伙捋捋中长线的思路,别跟着短期盘面慌神。科技股里,那些AI投入实实在在、业绩能跟上的,比如谷歌这种,跌下来反而是机会,毕竟AI算力需求摆那儿,就像新能源的长期趋势一样,熬过去就是春天。价值股里,银行、医疗这些有业绩托底的,可以慢慢关注,但别追涨,等回调再看。还有一点要记牢,不管是科技还是价值,得避开那些靠政策消息撑着、自身没壁垒的公司,就像我之前避预制菜的坑一样,没核心竞争力的票,涨得快跌得更快。
总之啊,这市场就像熬汤,急不得。做了这么多年投资,我最信的还是“穿越周期看核心”,不管是科技股的技术迭代,还是价值股的业绩韧性,只要根基在,短期的波动都是给中长线送的机会。大伙要是还有拿不准的票,评论区聊聊,咱们慢慢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