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金融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各国央行开始大规模将黄金从美国取回,存放到自家国家。过去,大家都认为美国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黄金存放在那里不但放心,而且托管费用也不高。可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的债务已经堆积如山,财政赤字每年都创下新纪录,谁能保证美国不会在某一天动用这些外国黄金来填补财政窟窿呢?再加上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这一事件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大家都意识到,如果在军事上无法抗衡美国,那么将黄金存放在美国,等于把财产交给了一个可能随时改变政策的地方。于是,很多国家开始迅速行动,收回自己的黄金。
比如德国,他们是行动最早的国家之一。2013年1月,德国央行宣布开始将674吨黄金从纽约联储和巴黎取回。原因是德国国内的民众不满,认为海外存黄金不太安全,担心发生突发事件。德国人做事向来谨慎,于是他们决定先做一个小规模的试验。2013年,他们只取回了5吨黄金,经过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逐步增加取回的数量。2014年是37吨,2015年110吨,2016年111吨,直到2020年才将全部黄金运回。整个过程耗时七年,期间涉及飞机运输、武装护卫和卫星监控等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每一块黄金都安全无损。最终,德国的黄金储备中超过一半都存放在了本土。
土耳其也跟进了这一行动。2018年4月,土耳其央行从美国联储取回了全部220吨黄金。当时,土美关系紧张,土耳其认为不再能冒险把黄金存放在美国。土耳其将黄金直接运输到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的金库,确保自己能够掌控。荷兰则在2014年从纽约取回了122.5吨黄金,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比利时和奥地利也做过类似的调整。到了2024年,黄金大迁徙的风潮愈发强烈。印度从英国取回了100吨黄金,直接存放在本国金库,理由是全球不确定性增加,必须提前做准备。尼日利亚也在2024年4月将部分黄金储备从国外取回。塞尔维亚最近也宣布将把所有黄金集中存放在本国,以避免外部干扰。
波兰和匈牙利也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从国外收回了大量黄金。意大利的民众在2025年6月发起呼吁,要求政府从美国取回剩余的黄金,价值大约为2450亿美元。虽然德国已经大部分将黄金运回,但国内民众仍在推动彻底摆脱美国的黄金托管。各国的这些行动并非一时兴起,必须先对黄金储备进行审计,确认数量没有问题,然后安排运输。通常,黄金会通过专用飞机运送,装在加密箱中,途中有多重安保措施,包括实时监控。
当黄金到达目的地后,还要进行纯度和重量的再次验收,确保没有问题。俄罗斯早在冲突之前就将大部分黄金储备转移回了本国,目前俄罗斯持有超过2300吨黄金,以避免资产被冻结的风险。法国和西班牙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全球的黄金储备总量超过3万吨,其中一部分仍存放在美国,但这个比例正在逐渐减少。从2023到2025年,超过1000吨的黄金从西方国家转移出去。这些变化反映出各国对美元体系的疑虑加深,黄金作为一种实物资产,在危机时刻显得更加可靠。
说到黄金的迁徙,就不得不提到历史背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将黄金存放在美国,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用于国际贸易,极为方便。然而,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那以后,美国的债务一直在急剧增长,现在甚至连利息都快支付不起了。虽然美国的信用评级依然很高,但很多人已经看出了其中的水分。
各国央行开始注意到风险,特别是那些军事力量较弱的国家,他们担心自己的资产会在突发情况下被美国冻结。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黄金运回本土,作为防止遭遇制裁的手段。2024年的数据更加明显,68%的央行选择将黄金储存在本国,比2020年大幅增加。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都在考虑用黄金作为结算手段,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最近,中国也成为了黄金托管的新选择。2025年11月5日,柬埔寨央行决定将部分新购买的黄金存放在深圳前海的上海黄金交易所金库中。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央行选择中国作为黄金托管地。柬埔寨的总黄金储备为54吨,占其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而此次存放的是新购的黄金。为何选择中国?因为中国的金库安保体系一流,具备多重验证和物理隔离等高标准安全措施。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和消费国,具有丰富的交易经验,托管服务也很可靠。其他国家也在评估类似的选择。波兰和匈牙利在将黄金取回本土后,也在考虑将黄金存放在中国。
意大利和德国面临压力,也可能会考虑将部分黄金存放在东方。土耳其持有超过800吨黄金,全部储存在本土,但由于与中国的良好关系,他们可能会考虑进行试探性合作。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已超过2000吨,虽然存放在本土,但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俄罗斯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所有这些黄金转移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各国针对全球金融局势的整体回应。各国通过“脚投票”表达对美国信用的担忧,并转向更稳妥的地方。中国的黄金金库位置优越,靠近亚洲的贸易圈,这使得黄金结算变得更加便利。
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关注,并让他非常紧张。他早在2025年1月31日就警告,如果金砖国家推进去美元化的进程,他将对这些国家征收100%的关税。2月10日,特朗普再次强调,美元仍是全球主导货币,任何国家都不应挑战美元的地位。7月8日,特朗普声称金砖国家成员开始退出美元体系,因为他对这些国家施加的关税威胁奏效。特朗普为什么如此担心?因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是美国全球影响力的核心。军事成本过高,许多国家都拥有核武器,强硬手段难以奏效,因此美国主要通过金融手段维持其全球主导地位。当黄金从美国撤出时,这意味着各国对美元的信任正在减弱。
如果美元的地位动摇,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也会受到威胁。金砖国家正在使用人民币结算黄金,黄金储备占比也在上升。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中,金储备比例将达到15%,尽管不同国家的差异很大。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黄金储备占比大约在60-70%,而中国目前才占2.3%,但这一比例正在增加。
这些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但趋势已显现。美元不会立即崩塌,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开始成型。中国接管黄金托管,并非仅仅是宣传上的成就,而是得益于稳定的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各国选择黄金托管地,实际上是在投票支持更为可靠的信用。美国失去了曾经的信任,而中国则赢得了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黄金的稀缺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动荡的时代比纸币更加可靠。
这场黄金的迁徙仍在继续,未来的金融格局将更加多元和平衡。美国需要重建其信用,而中国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全球金融体系保持稳定。各国对黄金的态度,反映了全球局势的变化。2025年,金价上涨超过50%,正是因为全球不确定性和黄金需求的增加。
从整体来看,这场黄金的迁徙不仅仅是资产的转移,更是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塑。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