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和顺石油(603353.SH)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收购上海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奎芯科技”)不低于34%的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控制权。加油站零售连锁老兵跨界半导体的资本运作,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这场跨界联姻的背后,本质是两家公司各自面临的行业困境与机遇。和顺石油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传统成品油业务持续萎缩;而奎芯科技位处半导体接口IP黄金赛道,更大的融资平台有助其市占率进一步突破。两者结合,恰是各取所需的战略选择。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公告发布次日,和顺石油股价开盘即封死涨停。但值得玩味的是,在公告前一交易日,公司股价已提前涨停,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这种“抢跑”行情不免引发内幕信息管理质疑。
一场精心的利益绑定
和顺石油此次收购并未采取常规的现金收购模式,而是设计了“股权+表决权委托+反向持股”的复合型交易结构。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分为两个关键部分。一方面,和顺石油以现金方式收购奎芯科技不低于34%的股权;另一方面,奎芯科技实际控制人陈琬宜将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7%股权表决权委托给和顺石油行使。
通过这一安排,和顺石油将以低于全面收购的成本,获得奎芯科技51%的表决权,实现控股目的。这种表决权委托的安排在对赌交易中较为常见,降低了收购方的资金压力与风险。
更具特色的是反向股权安排。同日,和顺石油实际控制人晏喜明、赵尊铭及一致行动人赵雄与陈琬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陈琬宜转让上市公司6%的股份(1031.44万股)。
这一设计使标的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陈琬宜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将其利益与上市公司深度绑定,减少整合期内可能出现的摩擦。陈琬宜获得的股份将分期解锁,解锁条件与业绩承诺挂钩,增加了对奎芯科技实现业绩目标的约束力。
业绩承诺条款设计也颇具张力。奎芯科技承诺2025年至2028年各年度收入分别不低于3亿元、4.5亿元、6亿元和7.5亿元,其中IP和高速互联产品收入分别不低于1.05亿元、1.575亿元、2.1亿元、2.625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奎芯科技承诺这四个年度净利润均为正值。不过,这一承诺对目前仍在盈亏线挣扎的奎芯科技构成不小压力。
估值方面,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这是一笔不便宜的买卖。双方确认,奎芯科技100%股权价值不高于15.88亿元(增资后估值),预计最终交易金额不高于5.4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奎芯科技2021年和2023年分别完成A轮和Pre-A轮融资,两轮融资总额约2亿元。其中,参与两轮融资的达泰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叶卫刚曾对外表示,奎芯科技成立一年销售额已突破一个亿,发展迅猛,计划2025年左右申报科创板上市。
跨界背后的困境与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和顺石油主营加油站零售连锁、成品油仓储、物流配送及批发业务,主要产品为柴油和汽油。公司于2020年登陆主板市场,然而,近年来公司传统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9.94亿元降至28.1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4亿元下滑至0.29亿元,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和顺石油营业收入为21.26亿元,同比微降0.13%;归母净利润仅为2180.62万元,同比下降49.44%。
成品油批零价差缩窄,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面对主业增长困境,和顺石油此前已开始寻求转型。2023年11月,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布局超快充业务,试图通过“油电协同”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从三季报看,新能源转型效果尚未充分体现,公司仍需更为有力的业绩增长点。
对于此次收购的原因,公司方面也表示,公司管理层经过审慎调研,认为半导体IP行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此次收购是为公司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回到奎芯科技来看,公司成立于2021年,核心业务为高速接口IP和Chiplet解决方案。公告称,奎芯科技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高速接口IP产品矩阵的企业,填补国内空白,逐步打破外商垄断。
笔者了解到,接口IP主要包括以太网、DDR、PCIe、USB等接口的IP核,这些技术在不同垂直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一市场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国产化率不足1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此外,随着数据中心对网络通信速度和性能需求不断提升,接口IP正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IP分类。据IPnest预测,排名前5的接口IP产品在2025年的总营收将达到25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9%。
奎芯科技的实力方面,根据公告,奎芯科技已服务超过60家客户,包括国际存储行业巨头以及AI领域独角兽企业。公司已申请专利1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9项,海外专利10项,还取得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等多项认证。
尽管奎芯科技的技术实力不俗,但其财务数据却难言乐观。公告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46亿元、1.93亿元、1.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487万元、53万元、-975万元,两年半累计亏损达8500余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29%,资产总额2.24亿元,所有者权益7789万元。
从数据看,奎芯科技仍处于投入期,盈利能力不稳定,高负债率也表明公司资金压力较大。此时选择“卖身”和顺石油,或许是看中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优势,为后续发展储备弹药。
对于此次跨界收购,和顺石油在公告中坦言,公司主营业务与标的公司属于不同行业,本次交易前无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在跨行业运营管理能力、协调整合能力等方面将面临考验。
从前述角度说,奎芯科技能否借助上市平台资金优势,在接口IP国产替代浪潮中脱颖而出,仍需时间检验。而和顺石油的跨界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面临真正的挑战。(文|公司观察,作者|周健,编辑|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