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佳木斯方舱医院建设引发争议:疫情结束后,为何还要继续建设?
近日,黑龙江佳木斯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8月1日,在佳木斯市的一个居民区内,一名女子发现了一块公示板,上面标注着“方舱医院建设项目”的信息,公示日期为2023年8月1日至8月9日。面对这一情况,该女子质疑道:“全国都在拆除方舱医院,为什么我们还在继续建设?”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佳木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这个项目的名义是方舱医院,但实际用途尚未确定,该项目是由住建局提交的。据工作人员解释,可能是在疫情结束前提交的,因为经费已经下拨,所以必须建设。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平息舆论的质疑。
许多人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几乎成为了“历史文物”
很难理解为什么佳木斯市仍然要继续建设方舱医院。更令人困惑的是,据媒体报道,佳木斯市已经完成了方舱医院项目的公开招标,招标预算超过4200万元。
对于建设方舱医院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人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设施,是传染病医疗资源的一部分,尽管当前的疫情已经结束,但如果经过科学论证并解释清楚该项目对公众健康的保障作用,舆论也可以理解。然而,另一些人则对该项目的用途和选址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花费是否切实,并且是否值得。
在这一事件中,大家更关注的是当地政府对待财政资金的态度。当前,政府普遍要求各地过紧日子,将财政资金用于刀刃上,以保障基本民生。无论建设的是方舱医院还是其他项目,如果不能带来实际的效益,只是为了花钱而花钱,那么公众自然无法接受。因此,在使用专项资金进行建设之前,当地政府应该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向公众解释清楚,以维护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众的权益。
总之,佳木斯市方舱医院建设的争议引发了对于疫情结束后如何处理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的讨论。虽然有人认为这些设施仍然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有人质疑其必要性和花费是否切实。在处理这类项目时,政府应该注重科学论证、与公众沟通,并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以满足民众的期待和需求。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