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3年11月8日伟思医疗(68858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国信证券、中庚基金、银河证券、天弘基金、浙商证券、太平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拆分一下公司前三季度各板块具体业绩表现如何?如何在各业务领域实现增长?
答:从业务口径来看,公司前三季度盆底康复(不含产后康复)业务同比增长接近30%,精神康复业务同比增长50%多,神经康复业务同比增长超过100%。伟思未来在盆底康复市场的主要逻辑是以磁电塑射四箭齐发的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盆底康复业务的稳步增长。从盆底康复延展至形体、皮肤等多维领域,去满足不同产妇的多样需求。伟思也会对已有产品进行迭代更新,以维持自身的份额。在精神康复领域,伟思医疗目前是国内精神科医疗器械最齐全的公司之一,后续将继续加大覆盖和提高渗透率。在神经康复领域,后续公司将抓住我们康复专用经颅磁的单品优势,与康复电和康复训练设备组合销售,加快核心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矩阵,尽快形成康复科的精品解决方案。
问:贵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业绩目标的统计口径?
答:根据公司发布的《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于2023-2024年业绩进行考核,其中涉及2023年考核目标以2022年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不低于50%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60%,上述“营业收入”指经审计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上述“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但剔除本次及其他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
问:公司2023年院外市场业绩如何?
答:今年公司产后康复即院外市场业绩增长遇到了一些挑战,产康中心、月子会所等非医疗终端业态今年发展持续承压,影响了非医疗端的采购需求,但是今年这部分业务在公司的占比已经从2021年的15%下降到5%以下,后续对公司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问:公司今年精神心理和神经康复市场大幅增长,想请教一下这两块业务景气度较高背后的主要原因?
答:第一,在产品创新方面,经颅磁刺激仪、团体生物反馈仪都在技术创新上不断迭代,二代经颅磁刺激仪(精康专用)具备多通道、深浅自由组合等多项竞争优势,治疗效果和精准性提升显著。二代经颅磁刺激仪(康复专用)为神经康复提供了国际前沿的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手段,满足了个性化、精准化的康复需求。二代团体生物反馈仪相对上一代产品工作量减少20%以上,效率提升40%以上。第二,从营销渠道角度,公司基于精神科和康复科业务差异化进行营销团队组织架构的纵向细分,更专业更聚焦的营销团队服务于聚焦客户,从而实现专业领域领先的竞争优势。第三,从医学推广角度,公司的三级医学体系配合立体渠道可助力新产品快速直达终端客户。
问:请公司在盆底及产后康复领域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伟思未来在盆底康复市场的主要逻辑是以磁电塑射四箭齐发的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盆底康复业务的稳步增长。从盆底康复延展至形体、皮肤等多维领域,去满足不同产妇的多样需求。伟思也会对已有产品进行迭代更新,以维持自身的份额。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精神康复和神经康复业务的快速提升,以及伟思一些新业务的起步,盆底康复业务的占比已经下降到40%左右,所以盆底康复业务将长期成为伟思一块重要但非唯一业务板块。
问:公司进入医美领域的整体逻辑是什么?医美相关产品将用于哪些领域?
答:伟思在医美产品的布局方面的整体逻辑是聚焦于临床有效、注册合规的产品进行布局,以国产替代进口、合规替代不合规为逻辑主线,为女性提供私密健康、形体修复和皮肤治疗等主流医美方案。塑形磁可解决产后康复、塑形、减脂等需求,应用于妇产科、康复科、非医疗机构;射频可用于私密、抗衰和溶脂;皮秒激光可实现祛除纹身及治疗皮肤色素类疾病等功能,应用于皮肤科、整形美容科、妇科、产科、医疗美容机构及非医疗机构。
问:国内医美能量源器械市场进口品牌占大多数,公司研发的医美相关产品具有的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在对医美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之后选择进入这个市场。对于国内的器械来说,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医美消费美容的需求比较旺盛,但是在国内并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我们过去做电刺激、磁刺激,现在着手研发塑形磁、私密磁、射频、皮秒激光,都是以能量源为主的产品,技术是共通的,这是前提条件,同时我们坚持研发投入,我们会在国内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和解决方案,从技术上同步或者领先进口品牌,通过我们的成本、渠道推广优势帮助我们打开市场、取得份额
伟思医疗(688580)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研发创新为发展驱动力,持续投入在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康复机器人以及医美能量源等方向的先进技术研发,并完善产品布局。公司致力于在磁刺激领域成为全球领先供应商,在康复领域和医美领域成为中国领先供应商,正在探索海外市场以及TMS治疗抑郁症技术及创新模式。
伟思医疗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2亿元,同比上升53.1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上升63.56%;扣非净利润9076.49万元,同比上升89.49%;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2亿元,同比上升35.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12.37万元,同比上升30.1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42.39万元,同比上升21.92%;负债率8.73%,投资收益714.26万元,财务费用-1505.47万元,毛利率71.4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7.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103.6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5.51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