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既明确了金融定位及中长期我国金融工作方向,又结合当前形势做出了具体有针对性的部署及指引。美联储暂停加息的消息,同时还降低了对美联储在2024年1月再度加息的预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美股反弹,带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上,历史经验显示尽管不同区间市场和行业表现难以简单对比,但A股市场短期内对历次金融工作会议反应均较为积极。
美联储加息节奏似有放缓,央行释放稳汇率信号,人民币汇率出现反弹走势,市场对于11月和12月是否还会再加息仍有较大分歧。纵观全年的理财产品,恐怕稳健性投资理财中,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是最为受到青睐的。目前债市无大的回调风险,基差进一步走扩的概率和幅度均不高,IRR 正套策略的价值下降。若后续市场资金面变得愈发宽松,那么债券的上涨机会更多,曲线有望重新反转起来。
骑牛看熊从两个方面来对后市进行分析:
1.债券。在低等风险的投资品种上,可以考虑80%以上的资金进行资产的保值,起码家庭出现急用钱的时候不会四处借钱,更不会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囊中羞涩,这时可以选择债券或者债券型基金配置。
美债利率回落,A 股修复行情的最后一块拼图或已到位8 月以来,海外美国经济的强韧使得10 年美债利率突破去年10月的高点4.3%,创本轮美国加息周期以来的新高并迅速上行突破5%。这使得外资在8 月以来大幅净流出,成为A 股最大的拖累。
4季度央行有仍然有可能会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那么债券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波牛市拉升的走势,要注意政策所导致的债券市场出现变化。这也说明4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在美联储降息周期来临之前,市场势必还是大幅度震荡为主的。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在债券、债券型基金等等低等风险的投资产品上,加大投资力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是比较合理的投资方式。
2.股票型基金。对于繁忙的上班族没有时间去进行研究,也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去进行分析,这时就应该合理分配手中的资金,进行债券基金投资。剩下20%的资金选择股票、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等权益类资产配置,这样做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指数型基金
宏观政策有靠前发力的必要来为明年做好布局,后续对增量政策的想象空间可适当打开,四季度A股盈利有望步入上行周期。政策端明确“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A 股在中长期的流动性预期进一步提升,这有利于A 股估值的进一步恢复。近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回落,北上资金的流出压力也得到进一步缓解,这降低了A股底部回升的阻碍。
随着外围局势的好转,以及A股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双重利好推动,这里可以开始考虑进行指数型基金的定投操作,这是为了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窘境。而且指数出现反弹的行情中,指数型基金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2)行业类基金产品。A股正逐步迎来“质变”时刻,以业绩为支撑,围绕“活跃资本市场”的复苏行情正在展开。行业配置方面,三季报披露结束,可在业绩边际改善板块中优选前期估值较低板块,医疗、智能汽车等行业的配置机会显现,这也是4季度机构资金低位参与的投资方向。展望后市,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年底A股市场修复行情可期。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蓄势震荡上扬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美元指数及美债利率回落趋势进一步明确,在四季度人民币季节性升值和稳增长预期升温下,外资有望加速净流入。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交易情绪等接近历史偏极端位置,下行空间有限。年底至明年,国内政策与改革加码方向及力度、经济修复进程、海外美债利率趋势拐点或将对A股节奏带来影响,骑牛看熊认为2024 年指数表现可能前稳后升。
现在的市场可谓是“打折又打折”,年初没机会上车,年底指数又跌回来了,倒车接人可谓是一个好机会,投资者可以选择债券+基金的双重投资组合模式。投资者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来操作,以固定的资金,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买入,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心思去研究产品,将资金交由基金经理来代为管理,最终获得实际投资的“正收益”,让“睡后收益”来增加自己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