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3西丽湖论坛在深圳开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以《AI原生时代:“冷”思考与“热”驱动》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分享。
结合这些年对AI领域的观察与思考,李彦宏在分享中简明透彻地指出了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在当下存在的误区与机遇,很多观点可谓一针见血。
比如,在谈及企业该如何拥抱AI时代时,李彦宏就指出,拥抱AI时代需要由CEO和一把手来驱动,“因为只有CEO才会关心新技术对自己业务的关键指标是不是产生了正面作用。”
不得不说,今年以来,AI大模型无疑是一个热点中的热点。
从业界来看,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热情高涨地参与了这场大模型热潮,纷纷发布了自家的大模型产品,一场“百模大战”也随之打响,好不热闹。
但从最近这几个月的风向来看,对于这股大模型热,很多人变得愈发冷静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无论是通用大模型还是行业大模型,在业务上实实在在的赋能似乎显得“疗效有限”……
难道说大模型终究是一场概念?绝大多数企业终究还是无法在这轮生成式AI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拥抱大模型不等于就真正拥抱住了AI时代,大模型更像是一个基础底座,在这一底座之上生长出来的成百上千乃至更多的AI原生应用才是抓住这轮AI机遇的关键所在。
所以不是AI时代的机遇难以把握,而是很多人开错了机遇的大门。
那为何又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信息的冗杂,难以分清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一些企业中存在的保守主义倾向,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等等。
但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认为是非常值得警醒的,那就是一些企业的一把手并没有在AI时代起到应该起到的引领作用,和以往一样当起了甩手掌柜。
我们一直讲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作为数字化转型重要推动力和支撑点的AI也一定是一把手亲自抓乃至亲下场的工程。
毕竟,企业的业绩,各环节的效率以及增长速度到底有没有因AI的应用而得到改善和提高,创始人、CEO和一把手一定是对这些实实在在指标最为关心的人。
可如今不少一把手还是将AI原生应用和大模型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术革新,交由技术团队来处理,而技术团队为了完成任务出成绩,很容易为了研发而研发,开发出来的产品完全与企业业务所需不沾边,白白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是很多企业没能真正走进AI时代的一大症结所在。
如此来看,李彦宏指出的由CEO、一把手来驱动企业进入AI时代,可以说是化解这一症结的“药方”所在。
以下是李彦宏在此次论坛上的分享,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真正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Enjoy:
作者: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来源:正和岛 (ID:zhenghedao)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来深圳参加西丽湖论坛。 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一些思考。 我演讲的主题是《AI原生时代:“冷”思考和“热”驱动》。01
现在人工智能很热,但我想首先分享两个“冷”思考。 第一个,中国的大模型很多,但是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原生应用却非常少。 有报道说,截止10月份国内已经发布了238个大模型,而6月份的时候这个数字是79个,相当于4个月就翻了3倍。 但中国有多少AI原生应用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二个来。如果我们看国外,除了有几十个基础大模型之外,实际上,已经有了上千个AI原生应用,这是在中国市场上没有的。而我认为,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不是产生很多的大模型,而是产生很多的AI原生应用。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PC时代,基本上只有Windows一个操作系统,但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软件有很多;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操作系统也只有安卓和iOS两家,而移动应用有800万之多。大模型时代其实也是类似,大模型本身是一个基础底座,类似操作系统,那么最终开发者要依赖为数不多的大模型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原生应用。所以,不断地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AI原生时代,我们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但是不需要100个大模型。如果我们的产业政策能够更加鼓励基于大模型的AI原生应用,我们一定能够构建起一个繁荣的AI生态,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第二个冷思考,由于没有智能涌现能力,专用大模型的价值其实非常有限。我看到一个现象,很多行业、企业,甚至很多城市都在买卡、囤芯片,建立智算中心,想要从头训练自己的专用大模型。殊不知这样练出来的大模型是没有智能涌现能力的。因为,只有当你的模型的参数规模足够大,训练数据量足够多并且能够不断投入,进行迭代,才能够产生智能涌现,大模型才能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没教过的东西,它也会了。所以,大模型的产业化模式,应该是把基础模型的通用能力和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也就是大模型套小模型,专用的小模型反应快,成本低,大模型更智能,可以用来兜底。
自从8月31号开放以来,文心大模型的API调用量,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国内有200多个大模型,上了这个榜单、进了那个排名,但其实调用量是很小的。文心大模型一家的调用量比这200多家大模型的调用量加起来还要多。
02
刚才说了两个“冷”思考。
作为一个在AI领域工作超过十年的从业者,我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力,都深信不疑。所以我想说一说,AI原生时代的三个“热”驱动。
比如,在生成能力上,文心一言除了生成文字内容,还包括图片、视频、数字人等等多模态内容,可实现的创作体裁超过200种,你让他写一首李白风格的诗,写出来就像李白,你让他写一首杜甫风格的诗,写出来就像杜甫,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写作需求。在逻辑和记忆能力上,相比之前的版本也有了成倍的提升。
而AI原生应用,就是基于大模型智能涌现后产生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而开发出来的应用。这些能力是过去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因而才能打开无限的创新空间。作为基础底座,大模型可以支撑无数AI原生应用的开发。但是,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国也好,美国也好,我认为最好的AI原生应用还有没出现。就像移动时代诞生了像微信、抖音、Uber这样的“mobile-native”的应用一样,AI原生时代一定会有优秀的AI原生应用是基于这些大模型开发出来的。而深圳有着丰富的场景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在AI原生时代深圳一定会再次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第二,拥抱AI时代,需要由CEO、一把手来驱动。今天,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机遇,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组织,都在思考如何拥抱这个新时代,如何利用这一新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同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个接受过程一样,最早接受的是C端用户和创业企业,之后是中小企业,最后接受的才是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天然保守,对新生事物不敏感,不愿意冒风险。我见到很多企业,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但是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深,CEO把这个任务交给IT负责人,IT负责人和工程师天天被那些所谓的“震撼发布”“史诗级的更新”“iPhone时刻”“炸裂”这些说法所忽悠,都想去自己搞个基础模型,或者按照网上传播的评测方法来挑选一款评分高的大模型,大家就以为这就是拥抱AI时代了,殊不知大模型本身不仅不产生任何价值,还造成了对公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抱AI时代,为什么需要一把手来驱动?因为只有CEO才会关心新技术对自己业务的关键指标是不是产生了正面作用。
因为有了这样的原生化改造,文库的付费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我说的AI对业务关键指标的促进作用。更大想象空间在于,大模型催生出过去从来没有过的AI原生应用。百度也在孵化全新的AI原生应用。比如智能代码助手Comate。今天百度有上万个工程师,百度现在每新增100行代码,就有20行是AI生成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这样的AI原生应用,通过人机协同,帮助我们大幅度提升研发效率。而AI原生应用带来的改变,我认为,才刚刚开始。第三,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会驱动经济增长。好的应用会带动市场,倒逼市场变化。类比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65%。这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拉动了应用端,拉动了市场的需求,比如对于新能源车的车辆购置税减免,不限号不限行等等这些手段,都有效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
AI产业也是需求驱动,所以应该是在需求侧、应用层发力,就像补贴新能源汽车用户一样,鼓励企业调用大模型来开发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用市场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无论是芯片也好、框架也好、模型也好,都是需要AI应用来驱动的。只有通过更多的场景落地应用,才可以形成更大的数据飞轮,才能够让芯片做到够用、好用。全球来看,AI原生应用正在成为主要的趋势。微软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基础大模型,它是跟OpenAI合作的,但是它有最成功的AI原生应用,大家知道就是Office365的Copilot,30美金一个月。百度从做AI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生态的建设,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800万AI开发者。
不久前,百度上线了大模型插件平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数据和能力,快速地变成插件。比如法律助手、简历助手、装修助手、旅游、办公等等助手类插件。插件是一类特殊的AI原生应用,不仅容易上手,还能让企业在私有数据没有泄露风险的情况下,更便捷地用到大模型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开发者门槛,有利于构建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API是AI原生应用调用大模型的主要方式。
在制造、能源、电力、化工、交通等实体产业,都将成为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极为重要的落脚点,也将成为推动数实融合的主阵地。今天,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7000家企业在这里开发产业模型和解决方案,除了刚才提到的行业,也包括教育、电商、短视频、游戏等多个行业。未来,每一家企业跟自己客户打交道的方式,都会转变为AI原生应用,这将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无论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是个人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AI应用生态的繁荣就会成就经济繁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讲了这么多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使用它、了解它、体验它、投入到AI原生应用的创新中,共同创造一个百花齐放、无限可能的AI原生时代。谢谢大家!
排版 | 冉润编辑 | 正风 轮值主编 |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