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台集团披露其2023年生产销售情况,预计茅台冰淇淋、茅台酒心巧克力、酱香拿铁等非酒类产品实现收入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白酒行业跨界、联名风潮持续蔓延,上市酒企则不断在产业融合方面增温添势。
来源:摄图网
贵州茅台2023年预计营收近1500亿元,非酒类产品收入添活力
2023年末,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其2023年生产销售情况。初步核算,2023年度,公司生产茅台酒基酒约5.72万吨,系列酒基酒约4.29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95亿元(其中茅台酒营业收入约1258亿元,系列酒营业收入约204亿元),同比增长约 17.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
生产端来看,2023年茅台酒基酒约5.72万吨、同比增长0.7%,系列酒基酒约4.29万吨、同比增长22.6%,系列酒基酒产能增长积极,2023年10月系列酒柑子坪产区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增厚2024年系列酒基酒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主营业务之外,茅台集团表示,预计2023年茅台冰淇淋、茅台酒心巧克力、酱香拿铁合计实现营收约4.3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茅台酒心巧克力销售近20吨,酱香拿铁销售约4000万杯。
近年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新消费市场逐渐形成。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曾强调,面对新的消费趋势,茅台必须保持年轻活力,增强企业生命力。因此,茅台要积极拥抱年轻人,迎合年轻一代的需求。
2023年3月29日,茅台与蒙牛冰品联合推出预包装产品“茅台冰淇淋&茅台雪泥”。茅台冰淇淋新品在外形上采用茅台酒瓶形状包装,塑造了冰品领域的“茅台酒”形象。
2023年9月,茅台和瑞幸联合推出的“酱香拿铁”,中国咖啡市场的头部品牌瑞幸和中国白酒的代表贵州茅台站在一起,瞬间吸睛无数。上市当天,酱香拿铁销量超过542万杯,销售额破1亿元。
据贵州茅台官方微博,在瑞幸咖啡×贵州茅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上,丁雄军对双方联名发布的酱香拿铁大加赞赏,称这款产品是双方探索如何拓宽“美生活”产业版图,构建多元化美生态的一次积极尝试。
多家酒企布局“酒+”,探索白酒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白酒行业已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竞争尤其是头部名酒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酒企跨界合作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除了贵州茅台,2023年9月5日,水井坊(600779.SH)联合哈根达斯共同推出联名款中秋冰淇淋礼盒,并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举行了线下品鉴会,为白酒跨界风潮增温添势。
此外,多家A股白酒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力探索。
五粮液(000858.SZ)方面称,白酒横跨一二三产业,具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公司将积极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释放三产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投身乡村振兴和产业帮扶;发挥产业链长、供应链体系完整的优势,为上下游企业创造发展机会;推进酒旅融合、酒文融合。
2023年上半年,五粮液“非酒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增长33.41%,其中“其他”项营收从8.21亿元上升至18.50亿元,大幅增长125.31%,其他项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系非酒类产品相关产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带来营收增长。
泸州老窖(000568.SZ)方面称,泸州老窖品牌系列产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养生酒、高光、中式果酿酒等创新产品持续培育,成为推动公司迈向年轻化、时尚化、健康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公司将继续推进泸州老窖小市片区酿酒作坊藏酒洞文保修缮、酒文化场景营造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数智酿造、智慧生产、文旅融合等布局,巩固和扩大泸州老窖在产能保障和品牌文化上的优势。
跨界合作方面,酒鬼酒(000799.SZ)与李可染画院联名推出“内参·师牛”文创产品,以白酒和水墨画的品牌跨界致敬敢于创新的文化大师精神;与荣宝斋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内参2004年老酒亮相北京荣宝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借助精品拍卖平台展现内参的高端稀缺性与投资收藏价值。
酒鬼酒在其业绩说明会中披露,湖南作为楚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酒鬼酒的品牌文化当中也保留了浓厚的楚文化印记。公司会不断强化品牌内涵与楚文化的关联性,并通过广告、产品、体验园区进行多维度的表达。此外,公司正在不断探索与中粮集团相关企业在渠道资源、产品研发、品牌共创等方面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