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总结下1月的行业表现,
煤炭、银行,两只独秀,涨了6%+,是唯二上涨的行业。
其他涨幅靠前的行业还有石油石化、家电、公用事业、交运、建筑、非银金融、钢铁、房地产、建材。
熟悉吧,都是传统行业,也就是所谓的价值板块。
所以,我们看主要宽基、策略指数,红利也是仅有的实现了正收益的指数。
再看K线图的话,红利的正收益和1月23日到1月29日的连续上涨有关。这也给我们一个机会,观察哪些基金经理加仓了红利,或者说价值股。
懒猫统计了下,
基金是主动权益基金,且股票仓位超过50%;
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
1月23日至1月29日,连续5天正收益。
符合条件的基金名单在这里:
确实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加仓了红利资产,
01
焦巍
焦巍在四季报中又进行了深刻反思,
一季度,对消费复苏寄予厚望,落空了;二季度,对AI的波澜壮阔扼腕兴叹;三季度,又寄希望于新的政策刺激和经济底部出现,也落空了;四季度,认清了现实,集中精力发掘和研究红利资产。
他总结,
消费已经开始由“消费升级”向“消费分级”转向,消费分级后,居民消费倾向将由“消费面子”向“消费里子”转变。
白酒、医美等对消费升级比较敏感的公司,虽然业绩还在提升,但抵抗不过新形势下的估值下降,股价因此下跌,也给基金组合造成了较大损失。
因此,他四季度减持了这些公司,转而增持具有稳定红利分配的网煤电油四类公司。
看持仓的话,
他主要增持了中国移动,中国核电新进入十大重仓股。
对白酒股也没完全抛弃,虽然减持了茅台、汾酒、泸州老窖,但却增持了古井贡酒,不知道他有没有在1月份继续增持红利类资产。
02
劳杰男
劳杰男也拥抱红利资产了,汇添富价值精选连续5个交易日红盘。
不过,看持仓的话,他是两条腿走路,既把农行、建行买进了十大重仓股,同时还重仓茅台、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立讯精密等核心资产。
四季报中,他说:
“适当增加了电子和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中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优质个股。对于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型资产,会进一步加大研究挖掘”。
03
卢纯青
卢纯青最开始出名是因为新能源,她管的中欧先进制造重仓新能源,在2020、2021年分别涨了125.66%、31.99%,名噪一时。
不过,她好像没把自己局限在新能源,或大制造上,独立管的另一只基金——中欧瑞丰,重仓国企价值股,1月23日-29日,连续5个交易日正收益。
四季报中,她说了自己关注国企的逻辑:
国企改革大幅提升了国有企业自身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并有助于获得全球定价权,会积极拥抱变化,关注高分红的国企,以及看好个制造业领域龙头国企的估值回归。
04
张宇帆
看下工银物流产业去年4季度的持仓,
除了国投电力,其他和红利就不沾边,如果不调仓的话,基金今年的跌幅大概率在15%以上。
但实际情况却是,
工银物流产业在1月23日-29日连续5个交易日红盘,基金今年的跌幅也只有8.62%。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张宇帆切到红利上了,而且切过去的仓位颇重。
05
杨思亮
之前介绍过杨思亮,
消费基金经理,持仓也比较均衡,有食品饮料,也有服装、家电、农林牧渔。
四季报中,他说,主要是基于防御的思路,增持了家电、铁路等低估值资产。
具体来看,他主要增持了美的,还把广深铁路、中国重汽、海大集团等买进了十大重仓股。
06
谭丽&王明旭
当然,也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对红利趋之若鹜。
价值风格的谭丽在四季报中说,
“适当增持了上游资源品,替换同类的金融类高股息资产”。
强调组合均衡配置的王明旭说,
“减持了仓位较低的银行、电力、家电个股,加仓了三季报业绩明显超预期的个股,同时少量减仓白酒”。
不过看持仓的话,变动不大,还以航空、银行、公用事业等价值股为主,也连续5个交易日正收益。
·今年1月,“懒猫全球配置组合” &“懒猫全球稳健组合”正式上线,帮你一键配置全球资产。“配置组合”权益占比较高,每周发车,适合定投跟车,“稳健组合”偏固收,适合一键买入。(点击这里查看详细介绍)
·知识星球也已经开放,有任何投资相关的问题,可以向我们提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
】再走吧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