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疯涨,坐拥金山的他笑了
财智名家
2024-04-14 13:04:37

原标题:黄金疯涨,坐拥金山的他笑了

作者:牧龙闲人

这段时间,金价真的是杀疯了。

受全球经济动荡、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一路飙涨,连续刷新历史纪录,连带着国内黄金零售价也水涨船高。

截止4月6日,各品牌黄金零售价高达680元/克,部分门店甚至突破700元/克大关。

有业内人士称,自己从业多年,从未碰到过这么牛的行情,“真是一天一个价,每天都在见证历史。”

面对不断上涨的金价,有人欢喜有人忧,要说最赚的,大概就是“中国金王”陈景河了。

陈景河

作为“中国第一大金矿”掌门人,陈景河带领的紫金矿业,两个月市值暴涨1000多个亿,跻身4000亿巨头之列。

不少人表示羡慕,说他接住了泼天的富贵。

其实,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这一路走来是多么得不容易。

绝境逆袭,他的这波富贵,换个人恐怕还真接不住。

“亚洲第一爆”

紫金山金矿有着一连串的头衔,占据着多项全国第一:

黄金产量第一、黄金可利用资源量第一、采选规模第一等,是中国黄金协会授予的“中国第一大金矿”,也是世界级的特大金矿。

但就是这样一座“金山”,当年险些落入外资手里。

是陈景河保住了它,并带领当时还是县级企业的紫金矿业,一步步成为如今的世界十大金矿企业之一。

紫金山金矿

那是1997年的2月,春节刚过,作为紫金矿业经理的陈景河,站在全体职工大会的会场,问了一个十分悲壮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当时的紫金矿业是国有独资企业,但外资虎视眈眈,想夺走它手上唯一的矿山紫金山。

紫金山位于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曾因黄金储量低、开采难度大,被认为是“鸡肋矿”。

陈景河1992年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76名员工,年利润仅3万元,他带领员工艰苦奋斗多年,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开采的路子,探明的黄金储量也显著增加,从5.45吨增加到约50吨,提高了近10倍。

他正准备大展拳脚,国外的巨头们闻风而来。

澳大利亚兴盛国家资源公司,借着国内招商引资的风头,一方面派出国际顶尖的勘探队,对紫金山进行“补充勘探”;另一方面则向当地政府递交开发计划,希望买下金矿的开采权。

他们给出的价码相当丰厚:

首期投资1200万美元,兴盛公司全包;

后续投资中,要么中方出资4成、享4成分红;要么中方一分不出、享2.5成分红。

并且,为了“稳住”陈景河,他们给陈景河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承诺外资接手后,陈景河可以继续当经理,年薪30万。

要知道,当时陈景河每月工资和奖金加起来还不到3000元。

面对巨大的诱惑,陈景河却拒绝了。在职工动员会上,他慷慨陈词:

“没人比我对紫金山的感情更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已陪伴紫金山15年,金矿是我参与一手发现的,金子也是我们亲手开采的,我不能看着国家的宝藏不明不白落到外国人手里!”

要想打赢外资,关键是要做出一套比外资更好的开发方案。

陈景河开始与时间赛跑,他拟定了一套“内资方案”,与时任上杭县委书记郑如占、省黄金集团总经理柯德育一行直飞北京,向国家黄金管理局汇报申述。

于是便有了戏剧性的一幕——

福州温泉大酒店内,兴盛公司正举行着一场耗资上百万元的隆重庆典,提前庆祝到手的紫金山矿。锣鼓喧天、高朋满座,到场嘉宾每人都得到了一支价格近万元的万宝龙金笔;

而同一时刻的北京,国家黄金管理局会议室内,陈景河一行则谨慎地汇报着紫金山矿的开发情况,为紫金山矿的命运做着最后一搏。

按陈景河提出的“内资方案”,紫金山开采完成后,获得的总利润为59亿元;

而按兴盛公司早前提供的“外资方案”,中方仅能获得3.48亿元收益和约8.5亿元的所得税,加起来不过才12亿元。

两者相比,中方损失高达40多亿元人民币。

局领导听后大受震憾,时任黄金管理局局长王德学感慨道:“你们敢于担当、很负责任,紫金山的资源这么好,怎么可以如此廉价地卖给外国公司?”

他当场拍板,支持紫金矿业自主开发紫金山矿,而且就按陈景河提出的“大规模露天开采方案”实施。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陈景河回到紫金山矿,开始全力冲刺产能。

1997年12月17日,在经过2个多月的部署后,随着一声惊天巨响,陈景河用1000多吨炸药,掀开了紫金山顶30多米高的废土层,开启了紫金山矿大规模露采的序章。

这场千吨级的大爆破,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爆”,紫金山顶100多万立方的废土石,在爆炸的巨浪裹挟下,被定向抛至北口深沟中。

1997年12月17日,紫金山矿“千吨级”揭顶定向抛掷大爆破成功

整个计划与常规人工挖掘相比,节省了半年多的时间和1000多万元的剥离成本,紫金山矿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更重要的是,这一声炸响,粉碎了外国资本的觊觎之心,让他们看到了这场较量中,中国人势在必得的决心。兴盛公司无机可乘,最终黯然退场。

庆功宴上,陈景河眼含热泪,第一次在同事面前流下泪水,他说:

“我没想到,办企业这么难、这么复杂,招惹了这么多麻烦……”

他守住了紫金山,也捍卫了国家的利益。

1998年,紫金矿业以年产黄金958公斤的成绩,首次登上“全国万两黄金矿山排行榜”,居第25位,并因发展潜力巨大,被黄金管理局定为重点扶持的“十大黄金企业集团”之一。

1999年,紫金矿业实现产量翻番,年产黄金2968公斤,跃居全国首位。

按当时金价110元/克计算,仅此一年,陈景河便从紫金山捧出了价值3.26亿元的黄金。

从籍籍无名、到全国第一,陈景河带领紫金的员工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奇迹。

点石成金,一战封神

在很多人看来,陈景河雷厉风行、敢作敢当,是个颇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

实际上,他是一个典型的科研工作者,拥有最高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即使现在在知网上搜索,还能搜到60多篇他参与的论文。

陈景河1992年刊发的论文

陈景河是客家人,1957年出生于福建龙岩市永定矿区的一个教师家庭。

他从小在矿区长大,耳濡目染,对石头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喜欢收集石头,院子里捡来的石头堆成了小山,有一次不小心,“山顶”的石头滚落下来,差点砸断了他的胳膊。

胳膊肿了一个月,吃饭洗澡都抬不起来。

父亲一怒之下找来货车,拉了两趟才把他的石头拉完,一股脑全都倒进了河沟里。

陈景河心疼极了,却不敢违逆父亲。

那座被父亲扔掉的“石头山”,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他把这份遗憾化作动力,刻苦学习,地理成绩特别优异,被福州大学地质专业录取。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景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进入福建闽西地质大队,后来又调到紫金山负责地质勘探工作。

他也由此与紫金山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青年时代在紫金山进行地质勘探的陈景河

紫金山蕴藏着丰富的金矿和铜矿,最早的采矿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0年的宋代康定年间。

不过,从1960年至80年代初,国家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紫金山一带进行勘探,均未发现有显著价值的矿藏。

为了找到金矿,陈景河带领勘探队,在3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范围内,进行了周密细致地勘察。

他们每天背着二三十斤重的矿石样本,从山上背下来到实验室化验,后来干脆搬到了紫金山海拔800多米的破庙中住下,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勘探条件非常艰苦,风餐露宿,20多人一天只有1桶水,“脏得像野人”。

工作中的陈景河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他们终于找到了金矿的位置。

然而,当工业部门的专家进行开发性工业试验后,发现金矿总储量只有5.45吨左右,且属于低品位矿,开采成本高,价值很低。

什么是低品位矿呢?

“品位”是矿石的核心质量指标,以国内金矿为例,含金量5克/吨以上的,属于高品位,容易开采;

含金量2-5克/吨的,属于中品位,开采相对困难;

当含金量低于2克/吨以下,则属于低品位,往往开采难度大、提炼成本高。

而当时的紫金山矿平均品位不足1克/吨,也就是说,1吨矿石经过开采、选矿、冶炼等一系列的步骤后,最后只能得到区区1克黄金。

再加上总储量低,所以国家在1992年将紫金山矿下放到地方,将开采权交给了上杭县政府。

为了开采出这“为数不多”的金子,35岁的陈景河主动辞掉了地科所的工作,申请调到上杭县矿产公司(紫金矿业前身)工作。

周围人对他的决定很不理解:从省城调到乡下,放弃原本的晋升渠道,图啥?

陈景河却说:“紫金山才是我的用武之地,我相信那里有大矿。”

上杭县矿产公司

陈景河在上杭县矿产公司担任经理,起早贪黑,鞠躬尽瘁,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一期工程需投资2900万元,他东奔西跑,只争取到了350万元的银行贷款。

这笔钱杯水车薪,为了能让项目顺利进行,他冒险提出采用投资更少的“堆浸工艺”来提炼黄金。

可他的想法很快遭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反对。

为什么呢?

因为一般而言,堆浸法只适合气候干燥的北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从没有应用的先例。

陈景河力排众议,他告诉他们,他在紫金山待了近10年,了解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里多为浅层氧化矿,可以尝试堆浸法。

最终,陈景河赢了。

1993年,紫金山一期项目建成,原本需要2900万元的投资,他只花了700万元就搞定了,当年便产出了9.3公斤黄金。

之后,陈景河通过数次技术改进,将堆浸法的开采品位从1克/吨优化到0.2克/吨,让大量废矿变成了可开采的宝矿。

紫金山探明的黄金储量也持续增加,从5.45吨增长到50多吨,后来又增长到300多吨,一步步奠定了国内第一金矿的地位。

点石成金,陈景河在“矿产金”领域一战封神。

家里有矿,心中不慌

陈景河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再大的金山也会有挖空的一天。

为了不至于“坐吃山空”,他曾尝试进入“冶炼金”领域,从外部购入其他矿企含量不达标的金矿石,提取其中的黄金。

他为此投入1056亿元巨资,却仅仅获得6亿元利润,毛利率仅为0.6%。

这个数字,与矿产金(由矿山开采金矿石冶炼而成)51.4%的毛利率相比,相差极为悬殊。

这让陈景河意识到,矿企要想做大做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买矿山自己开发

紫金矿业于1998年由国有独资改为国有控股,2003年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股票市场,2008年回归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8年4月25日,紫金矿业在上交所上市,陈景河(左)敲响上市钟

随着资金的涌入,紫金矿业快速扩张,陈景河也极具胆略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疯狂地“买买买”模式。

2012年黄金价格暴跌,陈景河逆周期并购,斥资1.88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5亿元),买下了澳大利亚本土最大的黄金矿企之一——“诺顿金田”89.15%的权益,数年后又完成了对“诺顿金田”的100%控股。

“诺顿金田”所拥有的185.4吨黄金资源,自此全部归于紫金矿业名下。

“诺顿金田”金矿夜景

2014到2016年间,全球矿产价格持续走低,陈景河果断出手,先后拿下了位于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和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格拉金矿各一半的权益。

前者是非洲第一大铜矿,后者是世界十大黄金矿山之一。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

2018年全球铜价回升之前,陈景河又将触手伸向欧洲,收购了塞尔维亚国有铜业公司——RTB BOR公司63%的权益,并拿下了塞尔维亚Timok金矿“上带矿100%的权益”和“下带矿60.4%的权益”。

逆周期抄底并购,成了陈景河在国际商战中纵横驰骋的利器,他以同样的方式,又先后收购了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圭亚那奥罗拉金矿和苏里南Rosebel金矿等多个世界级优质矿产。

到了2021年,紫金矿业已稳坐中国矿企的头把交椅,所拥有的金矿资源和铜矿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总储量的41%和75%,妥妥地“富可敌国”。

陈景河名利双收,作为紫金矿业董事长,他时刻保持着公司一把手应有的警惕性和前瞻性。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新的风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新能源矿产——锂矿。

他说,“面对能源革命,如果我们还无动于衷,是会犯很大错误的。”

2021年,紫金矿业以约合人民币49.39亿元,拿下了阿根廷西北部卡塔马卡省的锂盐湖项目,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锂盐湖项目之一。

之后,陈景河又拿下了刚果(金)Manono锂矿15%的权益,这同样是世界级的大型锂矿,在全球硬岩锂矿床中排名第一。

紫金矿业位于阿根廷的盐湖锂矿项目

截止2023年底,紫金矿业已拥有2998吨黄金资源、7400多万吨铜资源、以及1300多万吨碳酸锂资源,以年营收2934.04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企业、第六大金属矿企。

曾经那个险些被外资收购的县级小厂,如今已是举足轻重的世界级矿业巨头。

它每年创造着数以百亿计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掌握的这些矿产都是硬通货,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手握巨矿,我们心中不慌、底气十足。

30年风雨征程,陈景河为紫金矿业奉献了最好的青春。

如今的他已是67岁,每天仍奋战在工作一线,即使事务繁多,也常常要亲赴各矿区一线查看矿石品质。

在员工眼里,陈景河为人随和、没有架子,纵然身价百亿,看起来仍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汉子。

他是技术出身,骨子里有着技术人员的严谨和低调。

从地质勘探员,到千亿帝国掌门人,陈景河靠着三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深耕,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蜕变,也努力捍卫着祖国的利益。

参考资料

[1] 长盛紫金全球矿业梦:一家矿业企业的创新迭代与滚动发展,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卓婷“中国金王”陈景河,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2期

[3] 中国经济网|紫金矿业去年赚超211亿元,将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

内容来源:华商韬略,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马云力挺改革,阿里不破不立

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老子和孔子的4段对话,读懂一段,受用终生

李书福,瞒不住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万华化学(60030...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万华化学(600309)报收于56.81元,上涨0.11%,换手率0....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0日,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016495)发布公告,增聘汪...
德国股指继续创历史新高,意大利... 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36%,报24021.43点,继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
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了药,...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军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报记者报料称,4月12日母亲唐宇菊于西...
港股挂牌直击 | 353亿港元... 观点网5月20日,身着黑色西装的曾毓群再次敲钟,被称作“宁王”的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
宠物经济深度剖析:从现象到本质...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出宠物定制蛋糕,当老年群体为宠物健康保险买单,宠物经济早已突破传统的 “猫粮狗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一些人认为给老人买玩具“太幼稚”,一些玩具被买回后因无趣而闲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
和讯投顾严笙:LPR降息激活市... 5月20日,A股今天放量大涨,沪指稳定站上3370,北证50创历史新高,消费和科技的双线爆发,市场到...
跨境电商又遇“寒流”?日本考虑...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潇湘)据悉,日本正在考虑对包括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进行审查,以加入包括特朗普...
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护理服...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再也不用去医院折腾了,在家就能换药,太方便了!”5月15日,张大爷(化名)在...
上海家化涨5.69%,东吴证券... 今日上海家化(600315)涨5.69%,收盘报26.0元。 2025年4月29日,东吴证券研究员吴...
微软一夜50弹,纳德拉要建智能...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YZH 【新智元导读】就在昨天,纳德拉带着50多个新产品和服务,震撼亮相微...
硬汉!胡金秋带伤回归砍17分 ...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广厦男篮客场125-118力克北京男篮,总比分4比-击败对手,夺得队史首座总冠...
小雨伞母公司港股IPO“过关”...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的保险科技在资本市场又重回热闹非凡的景象。 界面新闻注意到,日前,小...
深交所徐正刚:四大举措构建并购... 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赵昕睿)5 月 19 日,深交所 2025 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除...
今天A股,有点甜!这一指数创历... 5月20日,A股今天“有点甜”,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深成指涨0.77%,创...
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李晨涛 图/孙猛 5月19日,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来...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浙江大... 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85期“经济每月谈”在京举行。会...
美国商学院专家感叹:“硬实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主任卢尔德·卡萨诺瓦、研究员安妮·米鲁5月20日在《中国日报...
刘强东培训管理层声带撕裂,要求... 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刘强东在公司内部向来亲力亲为,尤其重视一线业务。在2024一年,刘强东已为京...
雷军终于恢复更新抖音!点赞11... 5月20日,在抖音停更近两个月后,雷军发布视频介绍小米玄戒O1芯片。 雷军表示,小米即将于5月2...
「数据看盘」机构加仓多只创新药... 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 今日沪股通总成交金额为580.44亿,深股通总成交金额为715.86亿。 ...
ST立方主力净流出1342.9...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5月20日,ST立...
520上市,宁德时代缘何经得起... 5月20日,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股,作为“A+H”上市又一个标杆案例,万众瞩目。 当日公司股价高开12...
【投融资动态】犀灵视觉Pre-...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18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并购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图据视觉中国 北证50指数在5月20日盘中创下历史新高1479.37点...
“黑色黄金”涨价带动四天三板!... 5月19日以涨停收盘后,吉林化纤(000420.SZ)披露称,其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方大投资管理有限...
年内最大IPO上市! 【导读】港股全天强势,三大指数皆涨超1%!年内最大IPO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伊万 5月20日,港...
港股今日走强,恒生ETF易方达...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均上涨1.5%,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上涨1.4%。 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