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登陆创业板首日,广东汇成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成真空,301392.SZ)股价大涨752%,其盘中因大涨触发临停。截至收盘该股大涨752.95%报价104.06元/股。
汇众财经了解到,这家首日涨幅创造了年内上市新股之最的企业,是一家严重依赖苹果供应链的公司,并且研发力度较小,多年来因为专利技术官司不断。
业内人士指出:或是到了给激情入场的投资者,泼盆冷水的时候了。
家族企业 严重依赖苹果供应链
6月5日,汇成真空的首日涨幅创下了年内上市新股之最,按收盘价100元/股计算,投资者中一签可赚5万元。
汇成真空想进入资本市场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12月,深交所创业板就已经受理汇成真空的上市申请。
近几年来,经过两次中止审查以及多轮问询后,汇成真空终于迎来首发注册申请获批准。2024年5月16日,汇成真空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资料显示:2006年汇成真空成立于广东东莞。早期是股东李秋霞和李龙发共同成立了汇成真空前身汇成有限,注册资本为30万元,其中李秋霞出资2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李龙发出资9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
该公司是以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技术服务为主的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值得关注的是,汇成真空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实际创始人为罗志明、李志荣、李志方、李秋霞,四人为同胞兄弟姐妹,由于对外开展业务便利性的需要,三人一致决定由李秋霞、李龙发代为持有汇成有限股权并登记为公司股东。直到2012年8月,公司才将代持解除。
2019年7月,汇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李志荣、罗志明分别直接持有公司30.52%、20.46%的股份,李志方、李秋霞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13.63%、7.51%的股份。
那么,让汇成真空发家的真空镀膜是一种什么技术呢?
在汇成真空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司介绍道:在国际市场上,高端真空镀膜设备市场要被应用材料、爱发科、德国莱宝等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所占领。
我国的真空镀膜设备制造业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应用领域局限于军工和小件装饰镀膜,此后真空镀膜设备产品线的广度与深度一直在增加。
目前,我国真空镀膜设备制造业经过了几十年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品种丰富、真空镀膜技术水平与镀膜工业发展基本适应的体系。真空镀膜设备制造行业的上下游相关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更多企业将进入本行业参与竞争,行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而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中,苹果的智能手机等产品出货量大、市场占有率高,故其对真空镀膜设备等的需求量较大,作为“果链”中的一环,汇成真空也存在一定风险,其风险就在于客户过于集中。
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为15.56%。此外,2021年“果链”厂商捷普、富士康合计贡献50.06%的营收。
对此,汇成真空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因公司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及公司实施大客户战略,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比亚迪、苹果、捷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上述客户与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不过,未来若公司部分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不利影响,并且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公司在议价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数据显示,2023 年度汇成真空的营业收入为 5.2亿元,较上年度下降 8.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5亿元,较上年度下降 11%。对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该公司称: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足,同时,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公司产品为客户的固定资产,通常情况下客户采购设备并批量验收后,短期内连续采购生产设备并扩产的意愿降低,综合使得真空镀膜设备-消费电子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减少 1.7亿元,如果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研发力度不足 纠纷赔了2100万
此次IPO,汇成真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真空镀膜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作为一家科技类的公司,汇成真空的研发情况怎么样呢?
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汇成真空表现出一副踌躇满志的语气:当前公司已建立了一支研发实力较强、人员较为稳定的研发队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公司在项目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储备仍需加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拓展专业人才队伍。
但实际的情况却相当打脸。据招股书,2021-2023年,汇成真空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366万元、3106万元、301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3%、5.44%、5.77%。研发费用率均大大低于上市公司均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别为8.85%、9.47%、11.46%和11.15%。
关于研发投入,汇成真空还连输了几场官司。汇成真空与上海光驰合资设立子公司汇驰真空,共同来开发一批专利技术,这相当于将研发外包,后期双方因为经营问题产生纠纷。
上海光驰认为汇成真空、实际控制人罗志明、李志荣违反了合资合同、收购协议的约定及触发股权收购条件,于2022年3月对汇成真空及罗志明、李志荣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2022年4月,汇成真空接受了上海光驰的股权出让条件,将其持有49%股权的赎回,并向上海光驰一次性支付股权转让款2177.36万元。
2022年9月5日,汇成真空、李志荣、罗志明与上海光驰就上述仲裁案件达成和解并签署《和解协议》,汇成真空向上海光驰转账2100万元,作为仲裁纠纷的和解补偿金。
2023 年 6月 30日,上海光驰于再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文件,以缺乏新颖性、创造性为由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汇成真空所拥有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于 2024 年 5 月 8 日出具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也宣告上述专利无效。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汇成真空多年来在研发上的“抠门小气”,此次招股募集的项目建设“汇成真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真空镀膜研发中心项目”,又有多少水分尚需时间验证,希望投资者能够谨慎理性。(文/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