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类REITs经营数据与估值比较(一)
创始人
2024-06-06 08:46:44

地产类REITs经过2023年的估值调整,在利率下行周期中,REITs投资开始展现估值吸引力。

本刊特约 杜丽虹/文

2023年园区类REITs的经营业绩普遍承压,出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和仓储物流REITs的租金水平也开始下调;在以价换量策略下,从四季度开始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出租率开始起稳回升;但二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仓储物流REITs和厂房REITs的招租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2024年一季度的出租率进一步降低。与之相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在2023年的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均有所上升;2024年新上市的消费类REITs受益于疫情影响的消退,2023年的业绩也普遍有所改善,但长期中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受租金水平下调及预期租金增速变化的影响,部分园区类REITs的评估价值被下调,下调幅度在2%-9%之间;与评估价值相比,2023年地产类REITs的股价变动幅度更大,2023年所有地产类REITs均遭遇股价的下跌,平均跌幅23%,其中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平均跌幅更是达到42%;但2024年以来地产类REITs的整体股价变动幅度较小,保租房REITs和多数研发办公楼REITs的股价回升,厂房REITs、多数仓储物流REITs、及新上市的消费类REITs的股价小幅下跌;只有京东REIT在2024年的股价跌幅较大。

截至2024年4月19日,20家地产类REITs的市值相对于NAV平均折价6%;除厂房类REITs外,其他园区类REITs的折价幅度均在10%以上;厂房REIT和消费类REITs也处于小幅折价状态;只有京保房REIT和厦门安居REIT有较明显的NAV溢价。相应的,以市价计算,地产类REITs平均的净现金分派率达到4.9%,较基准利率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物美REIT达到7%;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和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净现金分派率略低,但也大多在3.8%-4.9%之间;其余地产类REITs的净现金分派率则在 5%-6%之间。

即,地产类REITs经过2023年的估值调整,当前的整体估值合理,部分园区类REITs的经营状况开始起稳,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整体经营状况则相对稳定,在利率下行周期中,REITs投资开始展现估值吸引力。

REITs市值与区位分布

目前A股上市REITs中共有地产类REITs 20只,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园区REITs,具体又包括厂房REITs、研发办公楼REITs、及仓储物流REITs;一类是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还有一类是2024年新上市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s。

其中,园区REITs共12只,包括2只以标准厂房为底层资产的产业园区REITs,3只位于一线城市、以研发办公楼为主的产业园区REITs,4只位于二线城市以研发办公楼为主的产业园区REITs,以及3只仓储物流REITs;另有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共5只;及新上市的消费类REITs共3只。

截至2024年4月19日,上述20只地产类REITs的总市值达到439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研发办公楼REITs,7只REITs的总市值合计达到137亿元,占地产类REITs总市值的31%;市值占比第二的是仓储物流REITs,3只REITs的总市值达到105亿元,占地产类REITs总值的24%;排名第三的是消费类REITs,3只REITs的总市值89亿元,占地产类REITs总值的20%;排名第四的是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总市值83亿元,占到地产类REITs总值的19%;第五是厂房REITs,总市值25亿元,占地产类REITs总值的6%。

总的来说,REITs市场的种类日益丰富,数量也在逐渐增长;但目前仍以项目型REITs为主,单只规模较小,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扩募进程有待提速。

从底层资产的区位分布看,研发办公楼、保障性租赁住房和消费类REITs的底层资产均位于一二线城市;厂房REITs的底层资产则以一二线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的三线城市为主;仓储物流REITs的底层资产分布较广,一二三线城市的物流结点均有覆盖,但仍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出租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截至2023年底,地产类REITs中整体出租率最高的是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平均为97.1%。其中,具有政府平台性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出租率均在96%以上,并保持相对稳定;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华润有巢REIT的出租率则从2022年中期的87.7%升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93.1%,升幅较大;相应的,四家保障房REITs的平均出租率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95.4%上升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97.1%,环比三季度末基本持平。

2024年一季度,华润有巢REIT的出租率进一步上升至94.3%,但京保房REIT和新上市的城投宽庭REIT的出租率分别从上年末的96.9%、93.0%降至94.9%、91.7%,深圳安居和厦门安居REIT的出租率则继续维持稳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5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出租率在91%-100%之间,平均为95.8%;从中剔除新上市的城投宽庭REIT后,平均的出租率为96.9%,较上年末小幅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园区类REITs中,出租率最高的是厂房类REITs,2023年四季度末的平均出租率为97.1%;其中东久新经济REIT的出租率从三季度末的100%下降至96.5%,临港REIT的出租率则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98.7%降低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97.6%,与三季度持平;相应的,厂房类REITs的平均出租率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99.4%下降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97.1%,其中四季度的降幅较为明显。

2024年一季度,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临港REIT的出租率进一步降低至94.1%,较上年末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东久新经济REIT的出租率小幅回升至97.5%。结果,一季度末,厂房类REITs的出租率在94%-98%之间,平均为95.8%,较上年末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仓储物流REITs,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出租率在89%-100%之间,平均95.2%。其中京东REIT在京东集团的支持下一直维持满租状态,但租金开始下调。盐田港REIT的租户集中度也较高,此前的出租率一直在99%以上,但四季度出租率环比下降了3.25个百分点,从三季度末的99.2%降至四季度末的95.9%。而普洛斯REIT的市场化程度较高,2023年的整体出租率承压,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91.6%降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89.6%,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中首发项目的出租率基本稳定,但扩募项目的出租率降幅较大,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87.5%降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81.5%。结果,三家仓储物流REITs的平均出租率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97.1%降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95.2%,下降了1.9个百分点,环比三季度末下降了0.7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仓储物流REITs的出租率进一步降低,除京东REIT在主力租户京东集团支持下继续维持满租状态外,其余两家REITs的出租率均出现较明显的下降。其中,盐田港REIT的出租率从上年末的95.9%进一步降低至92.6%,而普洛斯REIT的出租率则从上年末的89.6%进一步降低至85.8%。结果,一季度末三家仓储物流REITs的平均出租率在85%-100%之间,平均为92.8%,较上年末又下降了2.4个百分点。

整体出租率最低的是研发办公类REITs,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研发办公楼REITs。2023年四季度末,北上深三只研发办公类REITs的平均出租率已降至76.9%。总的来说,三家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 的平均出租率在2023年大幅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但随着租金水平的下调,四季度末的平均出租率回升了2.9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末,三家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出租率在72%-94%之间,平均为82.3%,较上年末显著提升了5.4个百分点。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整体出租率水平略高,2023年四季度末的出租率在85%-90%之间,平均87.4%;但整体的出租率水平较2022年均有所降低,环比三季度末平均也下降了2.7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末,四家二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出租率在84%-88%之间,平均86.2%,较上年末又降低了1.2个百分点。

至于2024年新上市的消费类REITs,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出租率均在98%以上,平均98.6%;其中,两家购物中心REITs的出租率与2022年狭比小幅上升,而物美消费REIT的出租率则从2022年的89.3%大幅提升至98.3%,提升了9个百分点。

综上,2023年仅有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出租率呈上升趋势,园区类REITs的出租率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降幅最大,二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厂房REITs和仓储物流REITs的出租率平均也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不过,2023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的出租率在以价换量策略下开始起稳回升,2024年一季度的升幅更为明显;但二线城市研发办公楼REITs、仓储物流REITs、以及临港REIT的出租率在2024年一季度仍延续下降趋势。

此外,2024年一季度,保租房REITs的出租率出现分化,华润有巢REIT的出租率继续稳步上升,但京保房REIT和城投宽庭REIT的出租率有所降低,不过整体仍维持相对稳定。此外,新上市的消费类REITs随疫情影响的消退,2023年以来的出租率均有所改善,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作者为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

本文刊于5月2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
普华永道港股连丢单,上海传出裁... 五一假期后,上海普华永道传出消息将进行裁员,涉及咨询、审计等多个业务条线。据时代财经了解,中国大区并...
什么情况?据传嘉能可购买大量L...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潇湘)有迹象显示,嘉能可公司近来可能一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买进俄罗...
字节否认为大额储户子女提供实习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某银行私人银行可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
为人形机器人穿上“新衣” 这家... 《科创板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张洋洋)从跨界合作到跨界投资,各行业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布局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