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创立企业不易。网红的双刃性特点,决定了娱乐至上。当企业家成为大众娱乐对象后,企业经营数年所积累起来的品牌、声誉、形象、尊严、竞争力等等,很可能被严重反噬。
来源 | 《经理人》杂志
当一批企业创始人陷入当网红的狂欢时,有两位“理应”同欢的企业创始人却刻意和这股潮流保持距离:一位是中国最大的“网红平台”——抖音创始人张一鸣,另一位是中国最大的电商流量平台之一——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抖音和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提供的服务、商品价格、娱乐最接“地气”,每天24小时流量不断。
张一鸣和黄峥为什么没有主动网红化?有一种解释是:和其它公司困于竞争以及流量转化难度相比,张一鸣、黄峥完全可以在自家的“流量池”中选择任何舒服的躺平姿势。但真是如此吗?
一个人只要成为了企业家,就一定具有“两重性”。第一重是人性;第二重是社会性。
所谓企业家的人性之说,就是人对自己行为、偏好的决定。
张一鸣有两个爱好:写代码和看书。这两项爱好,都需要保持安静,减少应酬和活动。黄峥则在公司最辉煌时期选择退出,转而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这个决定,同样需要安静和减少外部事务。
再来“阅读”企业家的社会性。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1950年)在企业家创新理论中解释了为什么创新、怎么创新两大课题。
企业家之所以创新,是因为经济景气循环(Businesscycle)的存在,即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四个阶段的经济周期。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对当下企业家走网红路线进行分析。从问题出发。网红是否存在景气循环?网红是否属于新的生产函数?
由于网红具有“明星效应”的特征,因此也就必然会存在渐进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四个阶段。而其特殊性在于,有人能持久,有人或只能维持半年以内。因此,企业家走网红路线的时效,具有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入场做网红的早期阶段,很容易因为短期流量的激增,促使了消费者购买,增加了公司收入,这会使得一些企业家误以为网红是一种生产函数。但是,网红并不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其本质是娱乐,它和生产、经营没有关系。
企业家创立企业不易。网红的双刃性特点,决定了娱乐至上。当企业家成为大众娱乐对象后,企业经营数年所积累起来的品牌、声誉、形象、尊严、竞争力等等,很可能被严重反噬。
转载或合作请
电话或微信
1802694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