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机公关业务井喷,上市公司需求激增
危机公关作为公关领域的核心板块之一,近年来因多部相关题材电视剧的热播而广为人知。然而,从业务总量来看,品牌公关仍占据主导地位,危机公关紧随其后,财经公关和公共关系维护等则相对小众。尽管品牌公关服务差异化较小,但B2B品牌公关的崛起正逐步提升行业门槛。
相比之下,危机公关与财经公关因其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成为衡量公关公司实力的关键指标。危机公关不仅要求迅速响应和精准策略,还需深入理解行业特性、产品技术及市场动态。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大型危机事件频发,危机公关业务需求量激增,尤其是上市公司对危机公关的需求更是成为刚需,直接关乎其市值稳定。
据公共关系网抽样调研,2022年中国本土危机公关业务量同比增长超过30%,成为公关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业务。上市公司危机事件的频发,进一步推动了危机公关与财经公关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公关公司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2023年危机公关公司排名揭晓
基于大数据分析、专家评审及网络调查,公共关系网发布了2023年度危机公关公司排名。本年度,危机公关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这些公司凭借专业的危机公关团队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本土危机公关公司主要分为四类:
本土公关公司危机公关部门:以中天无限为代表,这些公司在本土化危机公关方法论建设上走在前列,通过构建声誉风险度量方法,为上市公司提供科学的声誉风险管理服务。
外资公关公司危机公关部门:由于本土化程度不足,外资公司在危机公关业务上逐渐失去优势,业务重心转向咨询与培训。
转型的小型SEO公司:部分SEO公司因业务萎缩转型危机公关,但多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如付费删帖等,面临法律风险。
舆情监测与传媒公司:虽涉足危机公关,但多局限于舆情监测和通稿发布,难以满足大型企业需求。
三、从被动应对到“危机公关前置思维”
中天无限等业内领先公司率先提出“危机公关前置思维”,强调通过系统性分析企业风险环境,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危机公关预案,以预防危机发生并快速响应突发事件。这种前置思维不仅有助于减少企业损失,还能提升企业在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四、从“掩盖舆情”到“真正意义的危机公关”
尽管本土企业危机公关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企业停留在请水军、付费删帖等表面手段上,未能建立真正的危机公关体系。真正的危机公关应基于真诚沟通、优化产品和服务,重建客户信任,从而提升企业长期价值。
面对危机事件,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排查潜在风险,建立稳固的危机预案和公关制度,优化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可信赖的公共关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