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建明
资本市场持续火热,入市情绪愈发浓厚,“存款搬家”“理财搬家”的趋势在近几天体现得更加明显。
相比“存款搬家”,目前银行理财大多投向债市,若银行理财快速赎回,不排除在债市形成负反馈。投资者最好还是在股债之间均衡配置、分散风险,争取获得最大收益。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股市行情火爆之下,不仅出现“存款搬家”热潮,连“理财搬家”也愈演愈烈,甚至因为一时之间大量的理财赎回,被个别银行“喊停”快速赎回功能。
10月8日,平安银行发布《关于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停赎回及消费支付业务服务的公告》。
该公告称,根据《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快速赎回业务服务协议》的相关约定,“因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即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限额),产品管理人暂停提供灵活宝业务、天天成长C系列及平安理财旗下其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消费支付服务,预计于2024年10月9日0时恢复正常。”
被“喊停”的只是快速赎回,公告表示普通赎回业务可正常办理,不受影响。
“快速赎回(T+0)一般指的是客户申请赎回理财产品后可实时赎回到账,这实际上是由银行先行垫支的,普通赎回则是隔天到账。”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主要是因为昨天股票市场全线飘红的行情下,不少客户将现金类理财产品快速赎回,用作准备投入股市的“子弹”储备,从而导致快赎的申请总额超过约定限额引发服务暂停。
平安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实时赎回是由垫资账户先行垫资来实现的。当整体快速赎回的申请总额超过设定的快速赎回总限额,通俗来讲,根据业务服务协议的约定,当快赎额度用完了,快赎服务就会暂停,客户可在当天发起普通赎回、或在次日发起快赎申请。”
事实上,平安银行不是首家因垫支额度超过限额而“喊停”理财产品快速赎回的银行。早在9月30日,兴业银行也曾发布公告称,因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兴业银行设定的快速赎回总额限额,兴业银行拟于当日起暂停提供天天利业务、天天宝业务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预计最晚2024年10月1日0时恢复正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普通赎回业务可正常办理,不受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在国庆之前,部分客户买入现金管理类理财享受假期收益,但在股市迎来调整之际,客户可能有较大的加仓需求,因此引发巨额赎回。”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泽伟同时指出,相比“存款搬家”而言,目前银行理财大多投向债市,若银行理财快速赎回,不排除在债市形成负反馈。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能因为股市短期行情就盲目乐观。当前,债市经过调整,本身已经具备不错的性价比,收益率继续向上空间较小。投资者最好还是在股债之间均衡配置、分散风险,争取获得最大收益。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热的驱动之下,入市情绪愈发浓厚,“存款搬家”“理财搬家”的趋势在近几天体现得更加明显,除了大额赎回理财,银行大额存单转让同样较往日大幅上升。银行此举主要是基于流动性风险考虑,而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也需要关注到相关理财产品的赎回规则,认真阅读相关规则及风险提示。
她同时提醒投资者,即便牛市也并非意味着股票一直涨,例如昨天A股翻绿的表现便是其中的一种典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判断,不盲目追高,合理做好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