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10月23日,海亮股份、外高桥、利群股份、金宏气体、密尔克卫、安孚科技等6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取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贷款资金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此前的10月20日,招商蛇口、中国石化等首批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贷款的落地情况。
记者注意到,首批公告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主要为央企、地方国企与市值较大的行业龙头。而此次参与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多数,除外高桥外,其余5家均为民营上市公司,广泛涉及有色金属、电子化学、交通运输、商贸零售等行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已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进展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对开展该业务有着积极意愿,且覆盖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属性公司。随着相关案例持续落地,将激发更多上市公司和股东热情,未来其他上市公司跟进的步伐有望加快,从而有效增加市场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升投资者信心。”
梳理公告来看,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或已与银行签订协议,或取得了银行贷款承诺函。提供回购增持贷款的银行既有股份制银行,也有商业银行。
海亮股份公告显示,公司于10月20日收到控股股东海亮集团的通知,计划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拟以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3亿元总金额,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且不设价格区间。增持资金为海亮集团自有资金与专项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中国银行杭州分行于10月20日向海亮集团出具《贷款承诺函》,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2.97亿元。
密尔克卫公告称,公司拟以7500万元至1.5亿元的金额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79.50元/股。回购资金来源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及公司自有资金,其中专项贷款金额不超过9400万元。
对于发放贷款的条件,证监会要求,应当以上市公司已正式披露的回购方案或股东增持计划为前提,纳入对其的统一授信;贷款金额不得高于回购增持资金的一定比例。按照利率优惠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豁免执行利率自律约定。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利率基本在2%左右,相较于股票质押与融资融券的利息有明显优势,这也是企业股东愿意接受回购增持贷款的原因。”
专项贷款的加持也提升了上市公司及股东的底气,有公司顺势大幅上调了原增持或回购方案的资金规模。
安孚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前海荣耀拟调整增持计划,将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的金额由1055万元调增至不低于5000万元,增持资金来源调整为增持专项贷款以及其他自筹资金。中国工商银行南平分行承诺为前海荣耀提供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贷款额度。
屈放向记者表示:“回购增持贷款的推出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助于稳定股价,增加投资者回报。对于市场而言,将进一步激发回购增持的动力,维护市场信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对于社会而言,有助于激发流动性,提升居民投资比重。”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