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上市钢铁公司2024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报告共计:100页
2024中国上市钢铁公司全景扫描:在挑战中谋转型,于变革中寻新机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与供应链重构的浪潮相互交织,中国钢铁行业迎来了深度调整的一年。据安永最新报告显示,在43家A股上市钢铁公司中,近五成企业陷入经营亏损,行业整体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态势。然而,就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钢铁行业通过结构优化、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正悄然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格局重塑:结构调整与兼并重组并行
2024年,钢铁行业的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国内成品钢表观消费量降至8.6亿吨,同比下降5.4%,建筑业用钢占比首次跌破50%,而制造业用钢占比则升至50%,成为拉动需求的新主力。这一转变推动钢铁企业加速向高端化转型,特钢、高性能钢材的研发与生产力度持续加大,中信特钢、太钢不锈等企业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特种钢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海外市场方面,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东南亚、印度等地区因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钢材需求持续扩张,带动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甬金股份海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77%,越南基地实现满产;南钢股份出口量突破150万吨,承接了卡塔尔海上油气田、德国海上风电等全球顶级项目;宝钢股份出口量达606.7万吨,创历史新高,其在沙特注册的海外全流程钢厂“宝海钢铁”更是标志着中国钢铁海外布局进入新阶段。
兼并重组在2024年持续深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鞍钢集团通过股权划转成为凌钢股份实际控制人,整合后产能与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宝钢股份斥资7.17亿元收购并增资湖北森泰,强化硅钢原料保供能力;南钢集团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苏特钢,推动央地合作迈向新高度。这些整合举措不仅优化了行业产能分布,更促进了技术、资源的协同共享。
绿色与智能转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在“双碳”目标与工业4.0的推动下,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与智能化转型步入加速期。2024年9月,《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需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为行业转型划定了清晰路径。
绿色转型方面,企业纷纷加大低碳技术投入。马钢股份发布全国首款低碳H型钢,碳足迹较行业基准再降34%;本钢板材首创“50%废钢+电炉”低碳冶金工艺,其绿色汽车板亮相中国品牌博览会;山东钢铁应用转炉顶底复吹二氧化碳技术,年节约标煤近4800吨。氢基竖炉、富氢高炉等前沿技术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宝钢股份的HyCROF技术、河钢的氢冶金示范工程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智能化升级同样成果显著。首钢股份冷轧公司凭借5G、AI等技术入选全球“灯塔工厂”,部署67个数字化应用案例,显著提升产线效率;马钢股份建成大数据中心与智慧经营平台,获评“设备智能运维标杆单位”;包钢股份在89个场景落地196个智能装备项目,工业机器人与在线监测系统广泛应用。这些实践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财务承压下的生存与突破
2024年,上市钢铁公司营收合计1.98万亿元,同比下降9.57%,净利润亏损112.5亿元,利润规模同比降幅达139.72%,行业盈利压力显著加大。细分领域中,普钢企业受房地产用钢需求萎缩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245.24%;特钢企业凭借高附加值产品保持盈利,但净利润仍下降39.51%;金属制品企业则因海运成本上升与贸易壁垒,由盈转亏。
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全行业吨钢成本同比下降5.3%,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70%,企业通过拓宽采购渠道、提升废钢利用率等方式压降原燃料支出。马钢股份、宝钢股份等企业将原燃料成本占比控制在75%-80%区间,较行业平均水平更具优势。同时,人工效率提升明显,普钢企业人均吨钢产量同比增加1.14%,金属制品企业更是增长14.38%,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出的人力成本。
尽管整体承压,部分企业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南钢股份高附加值产品利润占比持续提升,宝钢股份“热轧全连续热处理产线技术”等61项技术突破带动产品竞争力增强,甬金股份通过400系超纯不锈钢产品拓展电梯、汽车排气系统等新市场,这些案例印证了“向高端要效益”的转型路径可行性。
全球化与标准化:应对变局的长远布局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钢铁企业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2024年钢材出口量达1.11亿吨,创历史新高,新兴经济体工业化需求与欧美产能收缩成为主要驱动力。但与此同时,贸易壁垒与碳关税等挑战加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进入试运行阶段,对高碳钢铁产品出口形成制约。
为应对全球化挑战,企业一方面加快海外产能布局,如青山集团在津巴布韦的钢厂投产缓解当地供应缺口,宝钢沙特项目引入氢基竖炉技术降低碳排放60%以上;另一方面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金砖国家绿色钢铁合作机制推动氢冶金、电弧炉短流程等领域的标准互认,提升规则话语权。
ESG(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成为行业新趋势。2024年,IFRS S1、S2准则与国内《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同步实施,要求企业从财务重要性与影响重要性双维度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宝钢股份、鞍钢股份等企业建立多层次ESG管理架构,将低碳目标纳入战略规划,南钢股份更是通过数据资产中心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为ESG绩效提升提供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钢铁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随着制造业用钢需求的持续释放、低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化,钢铁行业有望在“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转型中,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球钢铁产业升级贡献中国方案。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10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