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在沙特利雅得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此次发行的债券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迪拜上市。在此次交易中,中国财政部在沙特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是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又一例证,也显示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任和信心。通过成功发行美元主权债券,中国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债务结构;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分享了经济发展成果,是中国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
此次债券发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总认购金额高达 397.3 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 19.9 倍,其中 5 年期认购倍数更是达到 27.1 倍,创造了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认购倍数的新高。这一现象充分彰显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高度信任,也体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十足信心。中国在沙特发行美元债券,犹如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和影响力。
编辑
可不要小看了这20亿美元的威力。它只是在警告美国。中国此举实际上是抄了美元继续发行美债的后路。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能力,完全可以把美国之外的大部分美元收集起来。一旦美元洪水开闸,这些从美国跑出来薅世界羊毛的美元就会傻眼,因为全世界好像对美元的需求好像没那么大了。那么这些美元就会继续回流美国,那么美联储要解决美债危机继续印刷美元就失去了基础。即使要强制性印刷美元,那就只能推高美国国内通胀。
沙特发行只是战略的一小步: 中国拥有巨额的贸易顺差和美元储备,发行美元债券的能力强,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这次发行美元债券,实际上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博弈中主动出击的体现。它传达了几个重要的信号:展现实力: 中国有能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战略防御: 主动应对美国可能发起的贸易战和关税制裁,未战先胜。长远布局: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削弱美元霸权的影响。
编辑
另据媒体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取消铝材、铜材等59种产品出口退税。将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等209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针对此次退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公司影响事宜的提示性公告》称,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取消铝材、铜材等产品出口退税,主要涉及公司的铜管产品出口,且公司产品出口90%以上都是以进料加工的方式展开,进料加工业务模式是以加工费为税基,受退税调整影响很小。
今年以来,以美欧为代表的较多经济体质疑中国输出“产能过剩”问题,此次出口退税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中国贸易环境,尤其是“新三样”相关品类。以此次调整涉及的光伏三大类产品(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为例,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如果按照2023年这三类光伏产品出口金额484.8亿美元来估算,税率调整以后,中国光伏产品将减少17.16亿美元的出口退税。
编辑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出口退税调整与当前成本下降有关,最初设立是为了扶持企业,然而随着成本的显著下降,企业对退税政策的需求已经不如以往迫切。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与国内退税政策调整相比,国外征税政策的影响可能更大。短期来看,4%的退税减少可能也会让一些企业亏损,舜欣物流集团告诉记者,已经有企业赶在12月之前加急报关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