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加税,金砖内部传出杂音,扩员重要关头,印度公开支持。特朗普威胁加税后,金砖内部出现何种“杂音”?印度选择在金砖扩员的重要关头释放出支持信号,反映了怎样的立场?
近期,随着金砖国家不断推进去美元化进程,美国方面也开始着急了。尤其是不久前,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讨论了如何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作为东道主的俄罗斯,更是积极推动名为“金砖之桥”的跨境支付体系,希望以此减少金砖国家对美元的依赖。
对此,还没有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再一次挥舞起“关税大棒”,试图通过威胁加征关税的方式,来迫使金砖停止对美元霸权发起的挑战。他声称,任何试图挑战美元在全球经济中主导地位的国家,都将面临100%的关税,并可能被剥夺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针对特朗普的这一举措,美国媒体却并不看好。12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特朗普通过关税威胁试图阻止金砖国家摆脱美元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加速其他经济体远离美元的步伐。《纽约时报》认为,特朗普似乎将关税和制裁视为维护美元地位的工具,但过度使用这些手段,可能导致其他经济体更加疏远美元。
例如,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是美国关税和制裁的主要目标,中方正在积极将资产转向黄金和其他货币,以减少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并且巴西总统卢拉也在南美洲国家联盟峰会上提议建立共同货币,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此外,特朗普的威胁手段与他的经济政策也存在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减少贸易逆差并振兴美国本土制造业;另一方面,他又试图维护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然而,关税可能会导致美元与几个主要贸易国货币的汇率升值,从而导致贸易逆差增大,这两者之间明显存在冲突。
对于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实施这些关税威胁?尚未可知。然而,这一象征性举措的提出,无疑引发了全球对美元地位的担忧,以及对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进程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和威胁下,金砖内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杂音”。12月6日,印度央行行长沙克蒂坎塔·达斯公开表示,印度不准备推行“去美元化”政策。
很显然,印度的这一表态,与金砖国家的整体大势相违背。而印方之所以选择在这一问题上“反水”,或许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印度不希望得罪美国,或者说莫迪不想得罪特朗普,毕竟两人的私交不错,而印美之间在某些方面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就比如说此前拜登提出的所谓“印太战略”,印度就是美国重要的拉拢对象,
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的忌惮,或许也是其有意“搅黄”金砖去美元化进程的原因。毕竟,印度十分清楚,无论是印度卢比还是俄罗斯的卢布,都没有中国的人民币坚挺。如果金砖内部要选择一种货币作为美元的替代品,人民币将是“最优解”,这无疑让印度感受到了“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在拒绝加入“去美元化”的浪潮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近日在参加巴林麦纳麦对话会时,明确表达了对金砖国家扩员的支持立场。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只是场面话,其真实想法究竟如何谁也不清楚。
可以说,这种“左右横跳”的行为,进一步凸显了印度立场的独特与摇摆。然而,在打破美元垄断霸权地位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不存在所谓的“骑墙”空间的。不难预料,如果印度不能够展现出足够独立自主的气魄,那么其“出局”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