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8月26日,上市12年的首航高科,正式告别A股市场,作为典型的家族式企业,首航高科在黄氏家族的手中曾有过辉煌,但最终却走向了套现24亿的不归路。
更令人震惊的是,黄氏家族在几乎清空股份后,仍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30多个跌停,股价暴跌至0.37元,14万股民近乎血本无归,就连国资也是牢牢被套。
他们究竟如何操纵这一切?如今又怎样了?
以“电”发家的首航高科
通常而言,大多数能源类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然而首航高科却独树一帜,是一家私营企业,更具体地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家族式企业”。
而首航高科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创始人黄文佳无疑是一个不可绕过的关键人物。
身为一位纯正的老北京人,黄文佳在社会中历经风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恰当的时机敏锐地把握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黄文佳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豪华的办公楼和强大的团队,他的起步可以说是十分朴实的。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刚刚进入社会、在北京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年轻人。
也正是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许多行业开始迎来了飞跃的机会,黄文佳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电器和五金行业,他看到了极大的潜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自己也加入这个市场,那时的他,并没有立即投入大量资金,而是选择了先在北京开设一间小型的门店,谨慎地试水。
令他没想到的是,门店的生意异常火爆,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让黄文佳意识到,自己确实看准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并且这条道路似乎是值得自己继续深入探索的。
于是,他决定不再仅仅满足于目前的小生意,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家族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共同做大这份事业。
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黄文佳决定创办一家新的公司,最终成立了“首航波纹管制造公司”,这家公司一开始主要从事水暖行业,虽然在当时看似收益非常可观,但黄文佳显然并不满足于现状。
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眼前的生意,他在寻找着更具未来性的领域,他看到了五金电器市场巨大的需求,敏锐的他果断地转型,投入了这个更具前景的行业。
事实证明,黄文佳的这个决定非常明智,五金电器行业确实是一个蕴藏大量机遇的领域。
在这个行业的不断耕耘下,黄文佳和他的家族企业不仅稳步发展,还逐渐在市场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展,公司也从一个小型的公司转型为空冷系统领域,改名首航高科,它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成了业内的强者之一。
在首航高科的管理团队里,很多人都是家里人,虽然外人可能会觉得这种家族式管理有点“老派”,但在公司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管理方式其实帮了很大的忙。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黄文佳逐渐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将这家企业从一个地方性的小公司,带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家族企业弱点暴露
2012年,首航高科走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那天,股票如火如荼地被抢购,股价节节攀升,市值也迅速飙升。
公司看似一夜之间飞黄腾达,成为了资本市场上一颗璀璨的新星,那时,所有人都认为,这家企业必定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大展宏图,带领股东们享受可观的回报。
公司的家族式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高效和迅速,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就像插上了翅膀,飞速增长。
甚至有人认为,首航高科注定要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领头羊,公司的市值一度突破了250亿元,给了所有人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是一家在资本市场闪耀的明星企业,似乎未来一片光明。
然而资本市场的规则是复杂且瞬息万变的,虽然在巅峰时期,首航高科的前景看起来无可阻挡,但命运的转折往往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悄然发生。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传统的火电行业逐渐走向了衰退的边缘。
首航高科主攻的业务领域正是火电相关的项目,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弱,企业的业绩开始显现出疲态。
业绩下滑的速度让人惊讶,虽然公司一直在融资,且多次成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但融资所得的大部分资金都未能有效地帮助公司扭转困局。
2012年,首航高科顺利登陆股市,初次融资就获得了10亿元,此后公司还成功进行了2次增资扩股,额外筹集了总计62亿元资金,从而使其融资总额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规模。
然而这些钱并未真正推动公司业务的转型或发展,反而更多地被用来填补亏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东们的期望落空了,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逐渐褪去。
股民们的期盼在一次次的融资和股价下跌中消耗殆尽,而公司分红的数额却令人失望,累计分红仅仅只有2亿元,这个回报对比公司庞大的融资数额,简直微不足道。
而到了2014年,首航高科的困境已经无法掩盖,公司进入了一个深深的“寒冬”,首航高科的亏损额达到了12.64亿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
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尽管首航高科的业绩持续恶化,黄家族的成员们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公司亏损不断,但他们的财富却依然在增长。
套现之路
其实早在2015年,刚上市三年的首航高科,黄氏家族便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轻松套现了10.6亿元,当时公司的业绩正处于下滑期,而黄家人却成功把大笔资金收入囊中。
这一举动,虽然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但那时的首航高科仍然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外界对黄家人的做法并未过多解读。
然而到了2019年,公司的状况急剧恶化,财务陷入亏损,外界期待家族能够出手相助。
黄家人的举动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们不仅没有为公司提供支持,反而引入了甘肃国资的纾困基金,帮助公司渡过难关,这一步让黄家人又套现了9.7亿元,继续从公司中提取财富。
不仅如此,黄氏家族并未就此收手,他们开始利用股权质押、强行出售以及司法拍卖等手段,进一步掠夺公司的资产,陆续又将约4亿元收入自己囊中。
经过这一番操作,黄家人总共从首航高科套现了24亿元,几乎将公司上市后获得的所有收益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随着时间流逝,黄家人在公司里的行为变得愈发罔顾一切,他们依然牢牢掌握着董事会的决策权,对所有旨在改革或提升运营效率的建议都冷酷地不予理睬,放任公司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深。
经历了这些折腾后,到了2024年,首航高科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黄家人手中的股份已经降到了2.09%,公司对他们而言,仿佛变成了一块没有任何价值的橙子皮,已经完全榨干了其中的利润,再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公司已经名存实亡,账面上虽然还有4亿多现金,但负债累累,业务停滞不前,员工早已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这一切,最终导致了无数股民的财富瞬间蒸发,他们多年来辛苦积攒的资金,化为了一场空,曾经充满希望的投资变得一文不值。
股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的期待和梦想也在股价暴跌中消失殆尽,面对暴跌的股价,他们只能在深深的无奈中,默默地看着自己所持的股份一文不值,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失落。
结语
首航高科退市后的残局让人触目惊心,14万股民的血本无归,黄家人已经通过一系列精明的操作,将公司资源转移到自己手中,而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般的公司。
股民的财富化为乌有,公司员工的未来也变得黯淡无光,整个局面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