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需减负“高飞”
创始人
2025-03-05 11:58:19

作者丨新熵 茯神

与“猪周期”齐名的“奶周期”,正在让国内乳业双雄伊利和蒙牛,经历下行阶段的震荡。

前者在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61%,净利润同比增15.9%;后者则在2024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均同比分别下滑12.6%和19%。

排在第二位的蒙牛明显影响更大,并且在去年还经历了高层震荡。按照惯例,蒙牛的高管聘任期一般为3年一届,担任总裁近8年的卢敏放,于去年3月终于交棒给了新的掌舵人高飞。

临危受命的高飞,没能带来惊喜。在前不久交出了盈利下滑预警的首份答卷:由于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蒙牛预期2024年度总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0.5亿元至2.5亿元,上年同期为48.09亿元,同比减少94.8%至98.96%。

▲图/左为高飞,右为卢敏放

经营业绩断崖式跳水,反倒让股价一度冲高,消息发布后首个交易日涨幅达到10.36%,主要是因为造成利润下滑的元凶与业务本身关系不大。大头来自于蒙牛对所收购的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的商誉无形资产,进行了计提减值,同时公司强调了年度派息不会受此影响。

业内一致解读为,新总裁选择此刻甩下包袱,就是为了接下来轻装上阵。无独有偶,上任总裁卢敏放在2016年接棒时,也对此前收购的本土奶粉品牌雅士利进行了22.54亿元的商誉减值,导致当年蒙牛的净利润亏损了7.51亿元。

卢敏放曾唤回蒙牛在牛根生时代所倡导的狼性,开启了上下游大并购的产业协同战略,最终距离亲自定下的千亿营收目标也仅一步之遥。如今,新一代“救火队长”面对新的周期形势,又该如何续写追赶伊利的故事?

并购后遗症

与老对手伊利一样,蒙牛的主营业务一直是液态奶,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其余的奶粉、奶酪、冰淇淋等业务,大多是通过收并购而来。

早在2010年,蒙牛以4.692亿元收购了国内品牌君乐宝51%的股权。彼时的君乐宝,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酸奶生产基地,在低温酸奶领域位列行业第四,后来进军奶粉市场表现同样出色。

在蒙牛对外“买买买”的扩张之路上,君乐宝算是一个少有的尖子生,但或许与受上一任大股东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留下的不好回忆有关。被并购时,君乐宝的创始人魏立华提出独立运营的要求,“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和蒙牛的关系”。

因此,蒙牛委派到君乐宝任职的首席质量官和财务负责人,后来又都陆续撤回。而从2016年开始,河北省政府就与蒙牛及背后的大股东中粮集团交涉,寻求君乐宝“单飞”。

持续了三年的谈判几经波折,最终蒙牛于2019年以40.11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当初4亿元收购而来的君乐宝51%股权,但同时留下了奶粉业务上的一个窟窿。

好在未雨绸缪的蒙牛,曾在2013年以逾100亿港元的价格,成为雅士利的股东。两年后,雅士利又以12.78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欧世蒙牛全部股权,之后蒙牛旗下所有奶粉品牌均集中到了雅士利平台上;同年12月,雅士利斥资12.3亿港元,收购了达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中国全部股权。

后来的卢敏放,就是从多美滋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上,一步一个台阶,出任雅士利集团总裁一年后,才登上蒙牛总裁的最高位。

然而,雅士利并未撑起预期中的奶粉增长曲线,于是蒙牛在2019年以超过50%的溢价,收购了当时业绩呈现下滑态势的贝拉米全部股本。

可惜的是,直到2023年才获得国内奶粉配方注册的贝拉米,长期只能以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自然未能止住业绩下滑的趋势。截至2023年底,蒙牛对雅士利合计商誉减值47.01亿元,对贝拉米累计进行了14.32亿元的商誉减值。

另外,蒙牛从2020年到2024上半年间,通过受让股份、二级市场收购、定向发行等方式,分批次获得奶酪品牌妙可蓝多近40%的股份。

不过,据天风证券测算,蒙牛对妙可蓝多的平均持股成本在30元以上,参考后者近期刚刚回涨到20元左右的价格,这笔投资尚处于纸面亏损之中。

除了下游业务和品牌,蒙牛近年来也收购了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上游乳企,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商誉总值达89.06亿元。此次的业绩预警原因,贝拉米这个祸首身旁,就是帮凶现代牧业的预计亏损。

只是甩下一个包袱,还根治不了多年积累下的并购后遗症。

奶粉惹了祸

始终压着蒙牛一头的伊利,在二级市场上属于消费股中的龙头之一一,素来拥有“奶茅”称号。

其相较于其他综合性乳企的一大核心优势,就是成功将奶粉业务打造成了第二增长曲线,与液态奶主业并驾齐驱。据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的前三季度,伊利旗下的奶粉业务整体销量稳居国内市场第一。

回到2021年,伊利营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级别时,奶粉及奶制品类目就实现了营收162.09亿元,同比增长25.8%,是集团内部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2022年3月,伊利又完成了对澳优的收购,同时拿下后者旗下的全球羊奶粉第一品牌佳贝艾特。二者相加在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的市占率超过14%,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飞鹤。

伊利的珠玉在前,蒙牛没有不跟风借鉴的道理。卢敏放又是做奶粉出身,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奶粉业务的重视,“如果做不好婴幼儿配方奶粉,不会成为领袖级的企业”。然而时运不齐,纵然不少动作都能看出伊利的影子,蒙牛的奶粉业务始终慢人一步,棋差一着。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在国内人口爆发的红利阶段,经历了宛如黄金年代的十余年。

2008年,由三鹿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波及了全部国内奶粉厂商,当时的雅士利、伊利、蒙牛、光明等均在检测出三聚氰胺的名单之列。

随后被进口品牌垄断的阴影下,部分合格通过三聚氰胺检测的小品牌如飞鹤,反倒蛰伏生存伺机发展起来。直到2016年,国家实施奶粉配方注册制,君乐宝、澳优等国产品牌又重新回归到市场主流视野内。

在奶粉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蒙牛没能躲过行业性品牌塌方;在国产品牌二次崛起过程中,蒙牛又错误押注了同样有前科的雅士利,以及海外差强人意的贝拉米。唯一有机会后来居上的君乐宝,则受不可抗力影响,从蒙牛内部出走成为劲敌。

不过,随着雅士利的私有化和雪藏,贝拉米完成国内制度审验,蒙牛的“奶粉大计”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调整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姿势。

新生人口的数量逐年走低导致市场需求萎缩,奶粉企业为了追求收入规模稳定,高端产品的比例就必须拉高,这也将成为蒙牛与伊利、飞鹤再次正面对决的战场。

周期未见底

奶粉高端化之战已打响,原奶下行周期仍未见底。

去年7月,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奶业大会上直言称,“当前我国奶业正面临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

据申万宏源证券调研,2021至2024年前三季度,牛奶产量同比增长率与供需增速之差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态势。上游的周期性过剩,叠加上下游的需求萎靡不振,不管是伊利、蒙牛,还是光明、飞鹤,都要承受这来自供需两侧的无情挤压。

在“猪周期”中,终端市场中的猪肉价格走高,就会刺激上游农民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量;由此产生的供给增加,则会影响肉价下跌,传导回上游只能淘汰多余产能;出清后的供给不足,又会再度催高肉价,如此周而复始。

“奶周期”也是同样逻辑,本质上都是由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滞后性造成。国内市场上一轮原奶过剩要追溯到2015年,持续了三年左右价格才开始上升。目前这一轮原奶过剩则是从2022年算起,如若仍以三年之期推导,今年对于国内乳业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反转的时机。

不过,这还要考虑到像伊利、蒙牛这类大型乳企的原奶自给率。比如上文提到的连累蒙牛盈利预警的现代牧业,作为原奶供给方仍处于亏损之中。伊利和蒙牛在上一轮的“奶周期”中,曾为了稳定质量和产出趁势抄底,如今原奶自给率都达到了40%左右,有可能会进一步延长这一轮周期中的出清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上游新一轮景气周期复现,下游的需求提振短期内也看不到迹象,行业内的竞争必须从过去的粗放式跑马圈地,转向到精细化运营。蒙牛2024年半年报的电话会上,高飞强调:“各个业务都要回归到创造有利润的收入。”

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伊利和蒙牛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分别从2010年的4.0%、6.8%,提升至2023年的12.9%、9.8%;2013年至2023年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6.1%、13.0%。

伊利则在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透露,正在探讨建立单独的B端业务体系,以便更大程度上整合资源与优化业务运作。去年6月,蒙牛与蜜雪冰城旗下的大咖国际官宣战略合作的意向,也是在试图抓住B端的救命稻草,对冲C端持续的不确定性。

或许2024年就已是乳企们的至暗时刻,也可能2025年他们还等不到黎明的重现,高飞与蒙牛都必须面对同样困境下的伊利,双雄格局断然不能被一家独大所取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运河财富|中小银行跟进降息 “...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之后,包括北京银行、江苏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在内的多家城商行...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推动...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5月29日,抖音集团宣布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旨在加强版权管理,提高短剧质量,支持...
泰康HWP俱乐部:助力中国本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要引导保险营销员...
拿地数年未开发!约8.5亿!经... 热点推荐 热点一: 热点二: 热点三: 热点四: 01 近日,经开区官网发布了关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应对“危机”,投资者要求马斯克... 美国特斯拉公司的投资者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为特斯拉全职工作,以应对公司面临的“危机”。 据...
股市必读:百济神州(68823... 截至2025年5月29日收盘,百济神州(688235)报收于228.1元,上涨3.07%,换手率2....
旧账未了,新账又来?华瓷股份多... 5月29日晚间,华瓷股份(001216)公司同步披露了部分募投项目延期以及拟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7亿元...
中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市场投... 中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市场投资分析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2031年 【全新修订】:202...
95后线上购险率84%居首,储... 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互联网保险未来将突破万亿大关,保险配置方式正在从“基本保障”向“精...
重庆A股64家上涨 新安洁再领... 5月29日,78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中有64家上涨。 同花顺数据显示,新安洁以上涨16.95%位居第一...
明起复牌!光洋股份:终止收购银... 停牌9个交易日筹划并购后,光洋股份最终宣布终止。 今日晚间,光洋股份公告称,经交易相关方商讨研究,决...
排队IPO的潮玩公司:左侧是深... 港交所门前再添一家潮玩IP公司。 继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布鲁可、卡游四家头部企业先后登陆港股后,北京...
机构密集调研!长三角区域银行为... 地方性上市银行大获青睐。 5月2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已有超千家机构对24家...
“电报”CEO宣布将与马斯克合...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今日俄罗斯”(RT)、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社交软件“电报”(Teleg...
拉卡拉20cm涨停,稳定币概念... 稳定币成A股、港股市场热点题材。 5月29日,A股数字货币板块表现抢眼。拉卡拉(300773.SZ)...
英伟达大动作!出货时间定了 当地时间周三,日本长期国债拍卖再次出现需求低迷的情况,加之外界持续担忧美国财政赤字飙升,美国债市也出...
英伟达 CEO 黄仁勋计划出售... IT之家 5 月 29 日消息,在周三提交的 10-Q 文件中披露显示,英伟达 CEO 黄仁勋计划出...
多次IPO无果的杰理科技 “委... 《投资者网》张伟 日前,新三板公司杰理科技(下称“公司”,874500.NQ)披露了对于在北交所首发...
李岩履新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原...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5月29日,方正富邦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董事长何亚刚因退休原因自5月28日起离...
2025郑州跨境电商大会:外贸... 郑州5月29日电 (记者 阚力)2025郑州跨境电商大会2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如何助力外贸产品拓内销...
港股走强,恒生科技ETF易方达... 港股走强,午后涨幅明显扩大,医药股表现突出,黄金股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
「焦点复盘」创指、深成指放量涨... 财联社5月29日讯,今日108股涨停,16股炸板,封板率为87%,尚纬股份6连板,融发核电5连板,均...
特朗普关税被法院叫停,风险资产... 蒋立冬 派生万物AI 图 特朗普关税“被叫停”后,亚洲股市应声走高。 截至5月29日收盘,日经225...
数据要素概念活跃 雄帝科技、万... 数据要素概念29日盘中走势活跃,截至发稿,雄帝科技、万马科技、天阳科技、朗新集团20%涨停,拉卡拉涨...
【投融资动态】十风科技天使+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25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十风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天使+融资,融...
同学《民营经济促进法》,共绘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
全球媒体聚焦丨就像过量的药!美... 在美国的电力行业,储能电池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它们像海绵一般,在用电低谷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释放...
禾赛:“全球唯一盈利”引爆激光... 当欧美激光雷达企业仍在量产亏损的泥潭中挣扎,禾赛科技用一纸财报掀开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所以规模不...
高管动向|深桑达A董事长及两名... 5月29日晚间,深桑达A(000032)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司云聪、董事谢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