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3月10日,爱美客(300896.SZ)公告以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REGENBiotech85%股权,创下国内医美史上最大单笔收购纪录。然而,这场让股价次日暴涨14.92%的交易,在行业人士看来,实则是医美巨头在市场红海中,为争夺“技术时差”而下的一步险棋。
当嗨体水光针从3000元跌至两百元出头,低价玻尿酸沦为“百元引流品”,医美行业上游深陷价格战泥潭。为了逃离价格战的困境,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技术,试图通过技术领先来获得竞争优势。然而,技术领先的半个身位能保持多久,谁也无法确定,这也使得这场技术追逐战充满了风险。
作为国内医美行业头部企业,爱美客2024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再度创下新低。REGEN的聚乳酸微球技术成为破局关键:其童颜针AestheFill不仅填补爱美客再生材料空白,34国注册证更助其“借船出海”。而彼时的华熙生物(688363.SH)正押注III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华东医药(000963.SZ)以“少女针”强攻高端、江苏吴中(600200.SH)突破完整人胶原结构,行业来看,头部企业集体转向“技术+产品矩阵”双驱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REGEN中国代理,江苏吴中明确“代理权不受影响”,却同步发力三文鱼针合规空白与自研胶原,从“渠道搬运工”变身“技术玩家”。这种转变也印证行业共识,单品生命周期不足5年,唯有掌握技术迭代速度和组合深度,才能逃离价格绞肉机。
“现在比拼的是谁的技术能创造新需求。”行业分析师指出,毕竟在“水光针比面膜便宜”的时代,医美上游已告别流量时代,硬核技术正在重构定价权。
13亿买的不是产品,是“技术时差”?
公开资料显示,REGENBiotech于2000年在韩国大田成立,公司专注于医用材料、医疗器械及医药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逐步在竞争激烈的医美市场中崭露头角。
一家成立二十余年的韩国医美公司创下了国内A股史上最大医美收购案,此次13亿的收购被解读为,为了REGEN公司25年来所积累的“技术时差”。
截图来自爱美客公告
1.9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对应着47倍的市盈率(基于REGENBiotech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计算)。在一般市场环境下,尤其是对于医美行业,这样的市盈率倍数处于较高水平。通常情况下,市盈率过高意味着收购方为被收购企业支付了相对其当前盈利能力来说较大的溢价,承担了较高的投资风险。
市场认为,尽管REGENBiotech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从2024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也面临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如此高的价格进行收购,显示出收购方对目标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有极高的预期,同时也反映出交易价格相对目标公司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而言存在较大溢价。
对此,爱美客相关负责人向观察者回应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再生类注射产品增长更快,竞品较少,我们认为该品类将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据悉,REGEN的核心资产,是其持有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粒制备技术”专利。其PDLLA微球呈海绵状多孔结构,同等质量下体积比传统材料大30%,胶原再生效率提升40%。这种技术突破,使AestheFill成为全球第三款、韩国首款获批的聚乳酸填充剂(2007年上市),并在34国获得注册。
2023年REGEN的财务报表曾为其赢得“医美界印钞机”的称号,2023年,REGEN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8198.54万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5015.14万元,高达61%的净利润率,这种暴利并非市场投机的结果,是此前技术壁垒具象化的产物。
当下,全球再生类注射产品年增速超25%,而具备同类技术的玩家不足5家。REGEN的34国注册资质,可为爱美客节省至少3年的海外认证时间——在医美材料“认证即壁垒”的行业规则中,意味着提前锁定了欧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入场券。
而对于产能问题,爱美客也向观察者网透露,标的公司于2024年在原州市新建了第二工厂,目前新工厂已经获得了韩国(GMP)认证。随着新工厂投产,产能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预计标的公司未来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