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全球每两块手机玻璃盖板就有一块产自伯恩光学,但这家隐秘的“果链”巨头,却在消费电子浪潮中近乎“失声”。2019年,“95后”杨俊建以“创二代”身份加入伯恩光学,用五年时间打破代际惯性,在传统制造帝国的铜墙铁壁上凿开双重缺口:斥资数亿掀起企业内部的“数字化革命”,更颠覆父辈低调内敛的商业传统,将这家供应链巨擘从幕后推向台前。
“创二代”的数字化革命
翻开杨俊建的履历表,数字的跳跃感扑面而来:2019年以总裁助理身份进入“果链”巨头伯恩光学,2023年晋升高级总监,2024年成为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
也许有人认为,“创二代”杨俊建五年三级跳的职场轨迹,得益于他有一个“创一代”父亲杨建文,却选择性忽略了他主导的战略转型如何重构企业基因。
“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利润空间持续压缩的当下,制造业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伯恩光学凭借对技术细节的极致把控成就“果链”神话,而今杨俊建将这种精密主义移植至数字世界。
他力主投入数亿元,通过SAP、ERP、MES等数字化系统重构企业“神经中枢”,从供应链协同到财务决策,从设备能耗优化到质量追溯,数字化系统编织的智能网络大幅提升了协同效率与管理决策精准度。
同时,杨俊建引入5G工业互联网平台,自建大数据中心,实现设备联网、数据实时采集与AI算法优化流程,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成为行业智能化标杆。
其中引入的AI质检系统,通过百万级瑕疵样本训练,这个曾依赖老师傅“火眼金睛”的岗位,完成了从经验主义到数据驱动的范式革命。
从设备联网率突破95%,到构建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再到AI算法介入工艺参数调优,这位年轻管理者让每块玻璃盖板的诞生都留下可追溯的数字指纹。
“看不见的巨头”需要被看见
伯恩光学长期领军全球手机盖板行业,曾经全球每两块手机玻璃盖板就有一块产自伯恩光学,这样一个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巨头,却在消费电子浪潮中深陷“品牌失语症”。
在杨俊建加入伯恩光学之前,创始人杨建文已创业30多年,遵循传统制造业“闷声发大财”的习惯,对品牌塑造缺少重视,使伯恩光学成了“看不见的隐形冠军”。
这种沉默在2021年被打破。杨俊建认定:“‘隐形冠军’时代渐逝,品牌不仅是LOGO,更是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话语权。”他加入伯恩光学沉淀两年后,启动品牌战略重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价值跃迁。
品牌觉醒始于刀刃向内的革命。2021年,当杨俊建引进品牌官张楠时,这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行业巨头甚至没有专职品牌团队。
在杨俊建的主导和张楠等人的推动执行下,伯恩光学品牌战略破冰,迅速构建品牌组织与运营体系,讲好品牌故事,重塑公众对“玻璃盖板”的基础认知。
“伯恩光学的品牌塑造,很多人以为是搞花架子。”张楠回忆,“这要打破30多年传统制造的固有思维和代际惯性,每个决策都需力排众议,每一步迈出都很艰难,但我们扛下来了,且得到了广泛认可。”
短短三年多时间,伯恩光学的品牌话语权不断增强,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树立了典范,也被行业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来源:财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