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镜大战”爆发:2025年AI眼镜行业迎来关键节点!
行业规模与增长
全球:2025年AI眼镜销量预计达550万台,同比增长135%;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3000亿美元。
国内:出货量有望达280万副,同比增长107%,国内市场正加速追赶全球步伐。
竞争主体与时间线
核心玩家:小米、华为、苹果、三星、Meta、Rokid、雷鸟、XREAL等均已入局,形成“百镜大战”格局。
发布密集期:
Q2-Q3:华为、中国电信、三星、Meta、魅族、字节等厂商将集中发布AI/AR眼镜。
Q4:苹果或推出首款AI眼镜,小米AI眼镜或推迟至4-6月发布(原定2月28日与小米15 Ultra同台亮相,因技术优化调整计划)。
技术突破:从“能用”到“好用”的关键升级
交互革命
多模态融合:结合语音(ChatGPT-4级响应)、手势(悬浮操作)、环境感知(SLAM空间定位),实现“零触控”交互。
端侧大模型:DeepSeek-R1等开源模型落地,支持离线翻译、实时物体识别,隐私保护能力提升。
硬件革新
光学方案:衍射光波导成主流,重量降至50克以下(如Rokid产品),透光率超80%。
健康功能:血压监测(英派斯合作款)、糖尿病预警(NuEyes医用级设备)、视力矫正(小米探索中)。
资本与生态:从“硬件战”到“生态战”的升级
融资动态
全球趋势:2024年融资事件超14起,单笔融资额提升,战略投资占比增加(如上海联创永沂加注AI眼镜赛道)。
中国优势:供应链国产化率超80%,光学模组成本下降30%,蓝思科技、水晶光电等龙头支持规模化生产。
生态整合
操作系统:华为鸿蒙、Rokid灵眸OS、小米MIUI眼镜版竞逐开发者资源。
场景扩展:小米联动米家全屋智能,Rokid推出AR影院功能,苹果或整合Apple Vision Pro生态资源。
未来趋势:从“辅助工具”到“超级入口”
技术融合
多设备协同:AI眼镜与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无缝连接,成为“个人计算中枢”。
算力升级:高通骁龙AR2 Gen2芯片或于2025年底发布,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
行业标准化
中国信通院指标:涵盖防抖、续航、隐私等60多项标准,推动市场规范化。
国际标准制定:IEEE、ISO等机构介入,促进全球生态互通。
长期增长
市场规模:IDC预测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中国占30%以上。
渗透率:医疗、教育等领域渗透率超30%,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力(占比超65%)。
2025年AI眼镜市场的“百镜大战”不仅是硬件参数的竞争,更是生态整合与场景落地的较量。
随着技术成熟、政策利好和资本涌入,AI眼镜有望从“尝鲜玩具”升级为“生产力工具”,重构人机交互逻辑,释放万亿级市场潜力。
相关概念股梳理:
水晶光电
布局衍射波导、反射波导技术,与小米、华为等合作,提供AI眼镜镜片方案。
京东方A
公司在显示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Micro-OLED等显示技术为AI眼镜提供了高质量的显示解决方案。
欧菲光
公司的光学镜头和摄像头模组技术可为AI眼镜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捕捉能力,支持人脸识别、环境感知等功能。
亿道信息
子公司亿境虚拟专注于近眼现实、三维空间现实与空间计算的XR产品的研发与交付服务,计划推出AI眼镜产品。
比依股份
通过投资与AR光学显示领域领先企业形成战略锚定,间接涉足AI眼镜领域。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AI眼镜”核心芯片供应商,成长逻辑很硬!
1、公司是AI眼镜的核心芯片和星闪芯片制造商,且是目前唯一实现量产的。
2、小米、字节产业链核心SoC,智能耳机SOC龙头,是字节智能耳机SoC芯片供应商,旗舰6nm芯片行业领先,覆盖主流品牌旗舰。
3、24年业绩同比增长270%,业绩迎来高速爆发期,股东户数只有7000,筹码高度集中,吸引了237家机构扎堆重仓。
4、短期走势上看,底部温和放量,量价齐升,突破前高,K线走出仙人指路的形态,有望迎来加速上涨行情!
为了不打扰主力布局,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去蚣zhong号:Owen说市。深知各位小散户不易,愿意与大家共同前行!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