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楼市,不是“低迷”那么简单,而是彻底进入深度调整期。全国二手房均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30%,三四线城市部分房价甚至腰斩,连“神盘之地”上海、深圳都出现明显下跌。与此同时,全国住房库存高达7.4亿平方米,二手房挂牌数量突破1.9亿套,房子不缺了,甚至可以说是“堆”出来的。
而这种局面背后,最先受影响的不是刚需,而是“多套房家庭”。数据显示,全国约4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这些人接下来的处境,可能远比想象中更难。
你还以为房子值钱?别做梦了,房产的“缩水时代”已经来了。以上海闵行区高兴花园为例,高点9.6万/㎡,如今4.8万/㎡,整整腰斩。过去大家说买房抗通胀、保值、升值,现在这些话听起来就像“年代童话”。对那些资产80%压在房子上的人来说,这是一次沉痛的财富蒸发。
过去几十年,房产一直被视为最稳健的投资方式。房价只涨不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少家庭把大部分积蓄都投入到了房产中。然而,如今市场形势急转直下,房价下跌让这些家庭的财富大幅缩水。原本以为可以依靠房产实现财富增值,现在却面临着资产贬值的困境。
曾经,大家拼了命买房,是因为相信“涨”,但现在,你敢买吗?还能扛多久?看看郑先生的故事,2019年拿出150万首付,贷款300万买房,到2025年,公司裁员,失业两个月,房贷追着要,收入归零,压力爆表。这不是个例,在收入缩水、房贷不减的双重夹击下,多套房家庭的抗压能力正在被一点点“榨干”。
对于很多多套房家庭来说,房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房价上涨时期,他们可以通过房产增值来弥补房贷压力,甚至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现在房价下跌,房产不仅不能增值,反而可能贬值,这就使得房贷压力变得更加沉重。如果家庭收入出现波动,比如失业、降薪等,那么房贷就会成为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房卖不动,二手房更难出手。看看这些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重庆逼近34万套,武汉、西安、合肥均超20万套,广州17万套,北京13万套。在一些热门小区,每个月新增挂牌几十上百套,想卖房得排队、降价、拼命“砍中介费”。别说变现赚钱,现在能卖出去都算运气不错。
在楼市深度调整期,二手房市场供大于求,买家选择余地大,卖家只能不断降价。而且,随着房价下跌,买家对房产的估值也在降低,这进一步增加了卖房的难度。对于多套房家庭来说,想要变现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你可能听说过这种操作,房子不怕买多,租出去还贷款就行。可现在,这条路越来越窄。租金在跌,一线城市也在跌,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根本租不出去,保障房大批上线,直接抢走租房需求。结果就是,房子租不出,租金低到还不起贷款,房东变“房奴”,租户像“甩手掌柜”。过去靠房产吃利息、赚租金的人,这条财富之路,已经堵上。
“以租养贷”曾经是不少多套房家庭的选择,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条路已经走不通。租金下跌、租房需求减少,使得房东不仅难以通过租金还贷款,还可能面临租户拖欠租金的风险。
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金砖,多套房不是“资产”,而可能是“负债”。真正决定财富安全的,是认清趋势、提早准备。对于拥有多套房的家庭来说,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继续幻想反弹,还是及时止损,是死守房产不动,还是优化资产结构,是被动承压,还是主动突围。
楼市的新剧本已经悄悄换了,多套房家庭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在这个深度调整期,多套房家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资产结构,做出明智的选择。是继续持有房产,还是及时止损,是优化资产结构,还是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这是每个多套房家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楼市的大局已定,多套房家庭将面临诸多难题。房产“缩水潮”全面爆发,持有压力越来越大,想卖房几乎“卡死”,“以租养贷”也走不通。对于多套房家庭来说,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继续幻想反弹,还是及时止损,是死守房产不动,还是优化资产结构,是被动承压,还是主动突围,这需要每个多套房家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