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优质服务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构筑品牌护城河的关键要素。零售业的现象级代表胖东来,凭借其极致的顾客关怀和对商品品质的严格把控,树立了行业标杆。近期,胖东来针对“擀面皮加工场所卫生环境差”事件所展现的坦诚态度、详尽调查及高达10万元的投诉奖励,不仅赢得了广泛赞誉,更彰显了一个品牌勇于负责、珍视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品格。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不仅限于零售业,也为看似距离遥远的艺术品拍卖行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艺术品拍卖,作为一种古老的交易形式,历经时代变迁,虽在拍品范畴和市场格局上有所发展,但与胖东来这类在传统行业中实现服务颠覆的“异类”相比,拍卖行业在服务理念和创新实践上,似乎仍显得步履蹒跚。在市场面临调整、资金流转趋紧的当下,拍卖行如何像胖东来那样,将服务提升至战略高度,赢得藏家和买家的真心信任与支持,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策略调整: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影响农村”
对于拍卖行业,特别是聚焦于古董字画的领域,市场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有观点认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艺术品拍卖应采取“城市影响农村”,即“降维打击”的高端路线。核心在于首先以顶级的服务和高质量的拍品吸引并锁定位于市场塔尖的高端客户群体。一旦赢得这些客户的信任和影响力,他们的选择和认可将自然而然地向外扩散,带动并影响更广泛的中低端藏家和买家。这是因为在艺术品领域,高端客户的品味和判断往往具有风向标作用,而中低端客户难以直接向上影响高端市场的认知。
拍品组织与服务细节:构建高端形象的基石
将“城市影响农村”的策略具象化,首先体现在拍品的精心组织上。每一期拍卖应秉持“老带新,大带小”的原则,将焦点置于中国古代书画等传统精品上。以古代书画为主打,能够迅速提升拍卖行的学术分量和专业高度,吸引对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有深层追求的高端藏家。在此基础上,辅以经过筛选的现当代佳作,实现拍品结构的丰富与互补。
古代拍品的征集并非完全依赖高价。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价格相对亲民的回流古籍、书画等“小精品”,特别是一些流散海外的藏品。在选择这类拍品时,外观的“时代感”和“中国画特征”往往是市场接受度的重要考量。通过对其中具有潜力的拍品进行精心策划和推广,甚至适度进行“托拍”以制造话题和高价范例,能够有效地在市场中制造声量,快速提升拍卖行的品牌关注度。待高端品牌形象初步建立后,再考虑推出更具针对性的现当代专场,此时的市场反响往往会更好。
在拍品征集和处理环节的服务细节,同样是构建高端形象的关键。成功的拍卖行在接收拍品时,能够做到认真记录、与藏家细致核对、及时出具合同凭证,并在图录制作和寄送等环节保持透明和高效。反观部分拍卖行,在收到藏品后缺乏必要反馈和凭证,给藏家带来不确定感和担忧,这与胖东来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去甚远。赢得藏家信任,让他们放心将珍贵藏品委托拍卖,正是从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开始。
品牌“包装”与高效推广:派头带来信任
对于征集到的“开门”精品,要进行重点宣传,可以为每件拍品撰写深度推介文章,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密集推广。同时,积极拥抱线上渠道,开发小程序或同步至主流网拍平台,这既是重要的交易平台,也是持续的品牌曝光机会。虽然藏家对拍卖行本身的忠诚度可能不如对能够“捡漏”或带来收益的拍品高,但持续的高端形象和优质拍品呈现,能让拍卖行成为他们心中的首选。
客户服务与运营正规化:胖东来精神的落地
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充满挑战,但竞争格局远未板结,仍有“黑马”诞生的机会。对于拍卖行而言,与其在存量市场中低效竞争,不如学习胖东来以服务驱动变革的精神,将“城市影响农村”的高端策略融入到拍品组织、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和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将修炼内功、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核心目标,才能在市场潮起潮落中站稳脚跟,赢得信任,最终实现突围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