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市场普遍期待大盘能一鼓作气冲上3400点,结果却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掉头向下,目前徘徊在3300点附近。而伴随周一港股也出现了回调,不少散户投资者心里开始打鼓:这行情是不是要“凉”了?其实这种担忧不无道理。虽然从指数上看,跌幅并不算大,但个股的表现可就没那么“体面”了。很多股票已经经历了不小的回撤,看着账户里的浮盈一点点缩水,甚至有的还由盈转亏,确实让人心疼。
投资就像坐过山车,涨跌本是常态,但真正身处其中时,情绪难免起伏。尤其当市场风向说变就变,前期强势板块也开始疲软,普通投资者很容易陷入“卖也不是、扛着又难受”的两难境地。
最近一段时间,要说A股市场里最风光的板块,非银行股莫属。银行指数频频刷新高点,仿佛成了市场的“定海神针”。尤其是几大国有银行,虽然像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类“巨无霸”还没有站上历史最高位,但股价早已稳居高位,气势逼人。
然而,正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状态,让不少投资者心里有些发虚。毕竟,这些银行股在指数中权重极大,一旦它们哪天开始“补跌”,也就是跟上市场调整的步伐,出现明显的回调,那对大盘的冲击可不容小觑。大家不禁会想: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了,大盘会不会一泻千里?
于是,有人开始抢跑。只不过,看了市场上仍然存在不少妖股,那些有幸抓到大涨妖股的股民,心中还是有些小高兴的。而正是有着这样的小范围赚钱效应存在,不少人开始想着自己的股票也能够绝地逢生。
盘面上,*ST国华低开高走封于涨停板,这是它在9天内豪取的5个涨停板!对此,有股民感慨道:“枯木逢春的开始”!要说5月份上涨的板块中,ST板块一定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市场总是这样出其不意,风险警示板块却成为了赚钱效应最好的板块,谁能想得到?
银行股最近风光无限,但投资者真正看中的,其实是它们那份“稳稳的幸福”——高股息。很多人以为分红只是锦上添花,但实际上,分红这把尺子,才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赚“真钱”的关键标尺!
别看有些公司年报一翻,营收、利润亮眼得不行,仿佛金光闪闪,但仔细一看,压根舍不得给股东分一分钱。这些所谓的“利润”,很可能是靠会计手段“美颜”出来的,说白了,就是纸面上的富贵,经不起风吹浪打。
而真正能长期、稳定甚至高比例分红的企业,那才叫有底气。它们不仅要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还得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分红。像那些动辄几年不分红、甚至常年“铁公鸡”的公司,背后往往藏着“假繁荣”、“虚盈利”的风险。
当然,也有一些成长型公司,比如创新药、高科技企业,确实需要把利润再投入研发和扩张,短期不分红也情有可原。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如果始终不愿回馈股东,那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你到底是在发展业务,还是在编故事?
投资,不是去看谁讲的故事好听,而是要看谁能把真金白银送到投资者口袋里。分红,就是检验企业成色最直接、最硬核的标准之一!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