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商业本性,直击企业核芯
主笔|陈文
6月10日,洋河股份发生人事变动,被市场视为“洋河未来掌门人”的杨卫国突然辞去所有职务,彻底退出上市公司管理层,比原定任期提前了两年。
杨卫国提前卸任背后指向洋河股份当前的行业处境与战略调整。近年来,洋河股份业绩下滑、股价大跌,从“茅五洋”滑向“掉队者”,如今正面临严峻挑战。
6月12日,洋河股份举行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在会上就业绩下滑向投资者致歉,直言“最大问题在管理层”,他表示,必须从公司内部找原因,深刻反思。
01 人事变动频繁
洋河股份再现高层人事变动。
6月10日,洋河股份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收到杨卫国的书面辞职申请,因工作调动原因,杨卫国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公告还指出,杨卫国原定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系提前离任。截至本公告日,杨卫国未持有公司股票,不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
简历显示,杨卫国,1974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历任泗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宿迁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宿迁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等。
据了解,杨卫国于2022年5月30日出任洋河股份董事,当时任期计划至2027年4月2日第八届董事会届满。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董事会届满时,洋河股份现任董事长张联东将年满59岁,总经理钟雨将年满63岁。鉴于上市公司董事会任期通常为三年,届时洋河股份不排除现任管理层存在退休可能。
此前市场上曾有观点认为,杨卫国或许是洋河股份董事长职位的潜在接任人选之一。
尽管从洋河股份辞职了,杨卫国仍参与洋河的管理工作。年报显示,他还担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三个重要职务。
天眼查APP显示,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均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其中,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洋河股份34.18%的股份,是绝对控股大股东,而宿迁市政府通过层层控股掌握最终话语权。
杨卫国的出走并非个例,洋河股份近年来核心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据粗略统计,2022年至今,洋河股份经历了七次核心管理层地震。
2022年2月,洋河股份副总裁傅宏兵到龄退休;同年9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周新虎因年龄原因辞职;同年10月,董事丛学年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3年2月,刘化霜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执行总裁职务,且辞职后不在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任职。2023年11月,林青和郑步军因工作调整辞任副总裁,同时聘任范晓路、陈太松、张学谦、宋志敏为副总裁,此番调整过后,除了总裁钟雨,洋河股份副总裁人数达到6名。
2024年7月,王凯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同年8月,许有恒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职务,两人辞职后均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股份董事会由7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组成。2024年年报显示,7名非独立董事中6人来自大股东洋河集团,包括董事长张联东、总裁钟雨。
这些“空降高管”多数无酒业背景,钟雨和戴建兵是仅有的两位具备酒业背景的高管,其余全是政府、烟草等跨界官员。
02 跌出行业前三
曾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洋”的洋河股份,已经彻底丢掉了“白酒老三”的地位。
2024年,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下降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大跌幅,直接倒退回2017年的利润水平。
2024年,洋河股份是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五酒企中唯一营收负增长的酒企,其市场份额已被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轻松反超,从原先的行业第三跌落至第五名。
2024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41亿元、891.8亿元,同比增长15.66%、7.09%。而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0.1亿元、312亿元,同比增长12.79%、3.19%。
进入2025年后,洋河股份业绩颓势未改。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同比减少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减少39.93%。
在业绩“双降”的背景下,洋河股份2024年仍以70亿元分红规模创下行业纪录,分红比例高达净利润的105%,稳定市场信心。
但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二级市场上,洋河股份股价持续承压,截至6月13日股价为63.83元/股,股价相较高点已缩水超七成,总市值跌破千亿元。
在中国白酒行业,合同负债(即经销商预付款)历来被视为市场信心的“晴雨表”和业绩增长的“蓄水池”。
洋河股份合同负债从2021年末的158.0亿元逐步下降至2024年末的103.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则进一步降至70.24亿元。这表明经销商对洋河产品的备货意愿不断降低,直接导致产品动销疲软,市场销售遇冷。
2024年末,洋河股份经销商数量为8866家,较上年增加77家;2024年平均销售额为326万元,低于2023年的377万元。
“苏酒老大”洋河股份在大本营江苏市场失守。2024年,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仅实现营业收入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这是自2020年以来其在江苏市场营业收入首次下滑。业务毛利率也同比减少0.43%。
与此同时,省外市场也面临严峻挑战。洋河股份2024年财报显示,江省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4.35%。
虽然业绩掉队,但洋河股份的董事长、总裁等高管拿薪不菲。其中,董事长张联东的薪酬2024年达到157.6万元,行业平均为92.74万元。
6 月 12 日,洋河股份举行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上,董事长张联东就公司业绩下滑向投资者公开致歉。据他称:“最大问题在管理层,必须从公司内部找原因,深刻反思。”
对于业绩下滑,张联东表示,主要因为品牌建设观念落后,未随时代升级定位换新,部分定位还不够清晰,过度依赖传统广告,营销模式创新滞后,过去20年经验已成发展障碍。
他坦言,同样宏观环境下,有的酒企发展良好,洋河却相对滞后,若现在不去正视这些问题,继续拖延的话,未来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