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带头示范之后,其他国家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乱拳”呢?30个国家选择“不跪”,特朗普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不仅仅局限在关税问题上,还扩展到了诸如稀土等战略矿产的供应领域。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脉被中国牢牢掌控,这使得特朗普不得不放下姿态,与中国“谈判”。随着局势的发展,白宫的消息称:特朗普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率领一个由数十名首席执行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次访华的目的是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一系列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国家在中国的示范下,纷纷逼迫美国做出妥协呢?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长达两个多月的关税战,让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看清了一个事实:中国在中美关税战中逐渐占据上风,而特朗普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的处境则变得越来越艰难。美国一直高呼与中国经济脱钩,但现实是,无论美国缺少什么,它绝对离不开“中国制造”。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拥有一个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王牌”,那就是稀土等战略矿产的出口管制政策。
中美之间的“硬碰硬”,最终让美国感受到无法承受的痛苦。这正是特朗普决定年底访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的坚决立场给了其他国家信心,意识到美国并没有此前看起来那么强大可怕。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挑起的这场关税战争,让各国认识到:如果现在对美国屈服,那么未来将会屡屡遭遇美国的胁迫。
日本和欧盟便是对此有着深刻体会的典型。最初,他们都有意向通过做出一些让步与美国达成协议,但结果呢?特朗普并没有给他们希望,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讹诈。正因如此,除了英国外,几乎没有国家会再轻易向特朗普妥协。而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坚定态度,堪称一份“满分答案”,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效仿这一做法。这其中,包括了欧盟27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30个国家。
首先是欧盟,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自然不会轻易向特朗普低头。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欧盟将在近期与美国彻底展开谈判,并会尽最大努力保护自身利益。显然,欧盟已经对特朗普失去了耐心,不打算再拖下去。
这背后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欧盟手中有一张“王牌”可以对美国实施强有力的反击!目前,欧盟已批准的反制关税措施分为两轮,第一轮包括对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这一措施原本定于7月14日生效。更为强硬的第二轮反制关税则涉及价值高达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涵盖了从飞机、汽车到烈酒、坚果等各种美国商品。此外,欧盟还可能对美国实施数字服务税等其他反制措施。
除了欧盟,日本这一原本对美国较为顺从的国家,最近也决定与特朗普进行“正面较量”。原因很简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日本汽车业每天都在遭受损失,该国的经济形势也愈加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不再有妥协的余地,否则他们很有可能面临下台的风险。因此,刚刚抵达华盛顿的日本谈判代表在与美方谈判前就明确表示:日本不可能接受25%的汽车关税,不管特朗普如何施压。
而印度,这个此前被认为最有可能向特朗普“低头”的国家,也终于选择了坚决反抗。印度曾希望通过一些让步与美国达成协议,但特朗普却要求莫迪政府直接将对美关税降到零,这无疑是在将印度的制造业推向崩溃边缘。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印度的谈判代表团已经抵达美国,准备进行最后的博弈,显然,印度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不会轻易妥协。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30个国家中,加拿大竟然不仅拒绝“低头”,还在反击特朗普方面表现得尤为勇敢,做了欧盟都不敢做的事情。加拿大政府近日正式宣布,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这一举动直接激怒了特朗普,6月27日他愤怒地宣布:“即刻起,暂停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实际上,特朗普的策略已经变得越来越无效。美国的底牌屈指可数,且已经被人们看透,没人再会对其感到畏惧。加拿大敢于挑战美国,显然也有自己的“底气”。毕竟,中国的石油市场正在吸收加拿大被美国制裁的石油,卡尼政府与中国的关系越加紧密,未来对美国的依赖自然会减少。加拿大显然已经没有退路,如果继续对美国妥协,可能会面临国家被“妥协”殆尽的危险。
如今,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决定不向美国“低头”,而特朗普的局面也越来越难以为继。美国暂停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的政策将在7月8日到期,如果没有与各国达成协议,那么“对等关税”政策将于7月9日正式生效。
到了那个时候,是继续开战,还是选择妥协,恐怕连特朗普自己也没有把握。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已经没有退路。
如何应对这一困境?继续延迟“对等关税”的政策,可能会令特朗普颜面尽失;而如果加征“对等关税”,美国恐怕承受不起与30国的全面贸易战。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大幅扩大,超过市场预期的966亿美元。此外,消费支出和进口的拖累使得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也低于预期,出现了萎缩。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特朗普将如何应对?是选择草草收场,还是继续死扛到底,似乎已经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