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原来真是正该奋斗的年纪
作者丨岳轻
编辑丨罗素
如果给A股这几年“不务正业”的董事长来个排名的话,翻墙偷拍同行生产线还被抓的中电电机董事长王建裕算一个,75岁高龄还赤裸上身大秀肌肉给自家抗衰老产品代言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也算一个。
当得一句“卧龙凤雏”。
这可是句真心实意的夸赞。自2020年4月王建裕翻墙后,中电电机股价从7块多涨至8月份的19块。舆论给的评价是,既然董事长都能拉的下脸翻墙偷拍同行、那这公司对研发对业务的态度能差到哪去?
科伦药业就更离谱了。在其5月16号发布的抗衰老产品宣传视频里,刘革新肌肉棱角分明、身体状态完全看不出一丝古稀老人的迟暮感,羡煞一众年轻“细狗”。科伦药业表示,刘革新董事长连续服用了相关产品三年,并且一直保持着每日清晨五点健身的自律习惯。这也让舆论惊呼“75岁原来真是正该奋斗的年纪”。
董事长亲自下场、有悖于商界大佬矜持的带货方式确实卓有成效,让产品和公司都在这波山雨欲来的医药行业变动中占据了C位。
在刘革新秀肌肉前,科伦药业实际上已经蜚声行业,只不过不被圈外人所知罢了。
据相关研报,科伦药业在大输液领域的市场占比高达41.9%,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43个品种共310种规格的输液产品。也就是说,你每次去医院输液时,有近乎一半概率使用的是科伦药业产品,妥妥的隐型冠军。
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科伦药业却给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皱眉的成绩单:营收43.90亿元,同比下滑29.42%。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暴跌43.07%。其中固然有2024业绩太过耀眼、拉高基数,也有大输液业务受集采影响持续承压的缘故——整个2024年,占公司总营收超40%的大输液业务收入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
也就是说,大输液业务虽然强悍,却已经摸到了天花板。而占公司营收47.2%的抗生素和原料药业务虽然同比2023年增长超20%,但也面临和大输液业务一样的难题,即利润微薄、抗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的能力较低。想要让严苛的资本市场与投资人满意,公司就亟待开辟新型且高利润的业务板块。
根据宣传,麦角硫因胶囊的抗氧化能力较传统产品提升了10至30倍,在延缓衰老、改善睡眠、提升认知记忆、美肤养颜、抗炎、糖尿病防治以及心血管保护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目前该产品主要通过国内小程序以及日本药妆店直营销售,但计划未来登入京东海外购与天猫国际等平台。
如果是早些年,麦角硫因胶囊这种“长生不老药”似的宣传是必定会被传统舆论场所质疑唾弃的。但妙就妙在2020年7月,A股曾掀起一波关于“长生不老药”的相关炒作,无数财经健康媒体下场,把巴菲特李嘉诚等知名人士拉出来站台,详细向大众普及了“长生不老药”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
虽然短暂炒作后一地鸡毛,但资本市场和投资人对“长生不老药”已经形成相对正确的认知,这也是刘革新带着麦角硫因胶囊出圈后,相关机构与业内人士的质疑声仅局限在“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支撑”上。
不过在程序上,麦角硫因胶囊玩了个花活:其并未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平台及进口保健食品备案系统登记,亦未取得药品批文。虽然在2024年以新食品原料被国家卫健委受理,但截至目前仍处于审批流程中,尚未正式纳入新食品原料目录。
按照专家解读,科伦药业采用“原料出口日本生产+跨境电商进口”模式,由子公司提供原料,日本合作方制成胶囊后,以个人自用物品的名义通过保税仓直邮国内。依据相关法规,此举实质绕开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对新食品原料需进行安全性评估的审批要求,存在“政策套利”嫌疑。
但受众的认知基础有了、原材料与产品销售还都掌握在自家子公司手里、叠加当下消费者对抗衰老的高关注与高需求,堪称天时地利人和。距离产品爆火,只差第一批大规模的受众反馈了。
而刘革新以秀肌肉的方式亲身上阵更是神来之笔:“75岁”和“董事长”两个标签,完美覆盖了对抗衰老有刚需的富人群体;在宣传上“使用自家产品”较明星代言又充满真实度,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赤裸上身秀肌肉出挑但不出格,既最大程度上吸引了眼球却又不会引发负面舆情;健硕的线条和自律的态度充满正能量,极易被年轻群体特别是注重健康的年轻群体接受,又培养了潜在消费客群。
反正以拓品编辑这么个30多岁的准中年人来看,从传播设计、角度、内容、效果等多方面来看,刘革新堪称2025年的最佳代言人。
至于刘革新为什么亲自下场,无外乎是行内人感知到、医药行业多个因素叠加之下的风口来了。
先是5月初,上方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意见稿》中强调两个较为重要的方向,首先是准入规则更加细化,为创新药留住了市场独占期;其次,意见稿调整了竞价规则,放宽了价差的限制,避免企业以极端低价破坏市场平衡。
然后是关于创新药的相关利好层出不穷。甚至就在昨天,国家医保局还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其中首次提到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解决创新药进医保就亏、不进医保就卖不出去的矛盾。
这些都在行业与资本市场中解读为极大利好,能在进一步拓宽企业利润的基础上,引导国内原研药创新药健康有序发展。如果《意见稿》和《工作方案》正式落地,那么沉寂五年之久、利空与泡沫双双出尽的医药板块有望走出一波浩瀚牛市。
而科伦药业堪称集采中的王者。截至现在,科伦累计有198个品种过评,其中50余个都是国内首家或独家。在2018年开始的九批十轮化学药品集采里科伦中选59个品种,将要开展的第十一轮集采中科伦也有近40个品种达到入围门槛。
创新药方面科伦近一年多也成果巨大。2024年11月,主治肺癌的芦康沙妥珠单抗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完全批准上市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国产ADC药物。12月,主治鼻咽癌的塔戈利单抗获批。2025年1月,主治乳腺癌的博度曲妥珠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2月,主治结直肠癌、细胞癌的西妥昔单抗获批。完全满足《工作方案》内提到的“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等条件。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以A股已经500家医药公司的规模来看,如何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占据C位、最大限度的吸引投资人的眼光,是摆在“隐型冠军”、但市值仅530亿的科伦面前最大的问题。
不管是大健康转型、还是为资本市场的趋势做准备,刘革新“一脱成名”、董事长的肌肉成了科伦药业最好的喇叭。
今日话题
你觉得“长生不老药”靠谱吗?